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爱情本命年
图片说明
《五星大饭店》的硬伤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清代的郑州地方志
图片说明
风雨一炉,满地江湖
《米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邑旧事
清代的郑州地方志
郭增磊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3  来源: 郑州日报  
  清朝时期,因封建帝王重视,全国各省、府、州、县都设有志局或志馆专门负责修志。于是,出现于先秦的地方志编纂在清朝达到了鼎盛。据统计,全国现存的历代地方志共8200多部,其中清代的就有5587部。此间,位于中原大地的郑州共修有三部地方志:

  顺治《郑州志》。清顺治年间,河南巡抚贾汉复为了编纂《河南通志》,便命河南所属的八郡十二州九十五县修志以提供资料。于是,河南各地开始掀起了编纂地方志的热潮。顺治十三年(1656年),满洲举人刘永清任郑州知州,按照上级的要求,刘永清聘请郑州人孟学孔、张抱、罗博、王可授等9人负责编纂事宜,不久《郑州志》即成书。此志书较详细地记录了郑州的山川、民风等。清康熙年间,此志书遭损毁,从此便不复存在。

  康熙《郑州志》。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夏,康熙帝下诏令各省、府、州、县修志。康熙三十年,奉天广宁人何锡爵(字晋侯,满洲正黄旗贡生)始任郑州知州。上任之初,何锡爵即奉河南巡抚阎兴邦“续修志书,务期克日而竣”之命,开始设立志馆筹备修志。不久,何锡爵委托时任郑州儒学学政的徐杜(字根夏,河南睢州人)全权负责。徐杜便聘请郑州籍举人黄志清、李作栋等11人于第二年正式开始纂修。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编纂成书。此志书首卷为宪檄、姓氏、凡例、各图,然后是正文部分:卷一星野志,卷二舆地志,卷三建置志,卷四食货志,卷五学校志,卷六秩制志,卷七官师志,卷八选举志,卷九人物志,卷十、十一、十二皆为艺文志。此书内容翔实,体例严谨,保存了很多珍贵文献,如疆域图、建置图、开元寺图等。现在,此志书有善本珍藏于北京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郑州直隶州志》。清雍正二年(1724年),郑州升格为直隶州(直属于省与府平级的州)。雍正七年,雍正帝颁布诏书,规定全国的省、府、州、县志每60年须重修一次。乾隆三年(1738年),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人张钺(字有虔,雍正八年进士)出任郑州知州。见多年未曾修志,张钺就开始着手纂修《郑州直隶州志》,并聘请郑州人毛汝诜(字云贻,康熙五十二年进士,曾任宜君知县、乡试同考官等)参修。乾隆十二年初,张钺离任时,此书已基本完成。当年四月继任知州董蓉、八月继任知州何源洙又对书中内容进行了少量增补。乾隆十三年,《郑州直隶州志》终于编纂成书。此书首卷为序文、姓氏、凡例、圣制等,然后为星野志、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礼乐志、官师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等正文部分。书中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现在此志书尚存有二十多套,其中河南省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等处有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