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获得“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身为湖南作协主席的唐浩明昨日来到郑州,先后在中原国学讲坛和黄河科技学院的黄河讲坛举办讲座(如图)。
这位有晚清历史小说“专业户”之称的湖南作家对他的老乡曾国藩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在创作过3部长篇历史小说后,他却宣布“金盆洗手”不再进行长篇历史小说创作……昨日,记者采访了这位有点“酷”的作家。
三部长篇两部获奖
“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至今评过两次,唐浩明连续两次凭着《曾国藩》和《张之洞》获奖。
“两次获奖,我认为这不只是对获奖小说的认可,而且是对我的小说创作追求、写作风格的认可。”唐浩明说,自己在11月27日举行的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颁奖典礼上表示过“封笔”的说法,因为他认为好的作品不在数量而在质量。“湖南袁隆平搞水稻杂交提高了产量,我说他是伟大的,因为粮食是消耗品,中国需要粮食。但一部《红楼梦》,一部《三国演义》,我们读了,我们的后代还会读,书跟粮食不同,一个作家能写出一部优秀小说就很了不起。”
当记者问到唐浩明是否也像曾国藩那样受道教“功成身退”的影响,才在连获大奖后毅然表示封笔,唐浩明表示,自己可能也是受了曾国藩的影响。
一个美丽的错误
不少媒体报道过唐浩明以“诗人情怀书写历史”,而当记者问到何为“诗人情怀”时,唐浩明爽朗地笑了:“这是个美丽的错误。”原来,湖南口音的唐浩明说他写作的对象都是“士人”,但听起来非常像“诗人”,就被媒体描写成了“诗人情怀”。
“有人说二月河写的是‘名帝’系列,我写的是‘名臣’系列,我不同意。”唐浩明说,他写的曾国藩、杨度和张之洞不能说都是臣子,但他们都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是“士人”,这些士人有的可能没有做官,但他们同样在为国家民族忧愤奔走,这些知识分子才是最可贵的。
谦逊、理智又讲得一口南方软语的唐浩明,或许在写作曾国藩等清代名士时深受他们的影响,身上也有着一股桀骜的士人情怀,这正是他勇于“金盆洗手”,敢于直言快语,给人一种“酷酷”感觉的缘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