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被忽略的生命属性
图片说明
嫁个芭蕾舞男
图片说明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郁闷是生命的一次成熟拔节
区划多变的南五里堡
爱情本命年
古代两座“长江大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地理
区划多变的南五里堡
连德林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4  来源: 郑州日报  
  南五里堡原是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镇的一个行政村。现已成为都市内村庄,原村民组均已改为街道社区。

  据史料记载,古代官府为向四方传送公文,凡州县四方大道,每隔一段路程,都建有邮驿,也叫驿站,是为过往送公文的人员或出差的官员中途换马和暂时住休的地方。秦汉时叫“亭”,北宋时期称为“铺”。据《新华字典》解释,“堡”为地名用字,也作铺用。因而旧时的州县四方官道上都要五里设堡,十里设铺。南五里堡即是设在郑州至新郑大路上的一个驿站。南五里堡行政村原辖九个自然村,其中西堡、赵堡和李堡实际上是五里堡的总称。该村紧邻城区,交通和经济发展较快,人口逐年增多,村庄不断扩大,使原以姓氏为主的居民点,渐而形成自然村。1980年和1990年正式出版的《郑州市郊区地图》和《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地图》均标定西堡、李堡、赵堡、北刘庄、弓庄、罗坟、卢邢庄、张家门和陈家门为九个自然村,属南五里堡行政村辖区。这几个自然村,在历史的发展中,其属辖多有变更。

  建国前,郑县七区时,区下设段,当时五里堡(含西堡、李堡、赵堡,下同)、凉粉刘(建国后改叫北刘庄)为永康区(侯寨)三段。罗坟、卢邢庄(含张家门、陈家门,下同)为人和区(南曹)三段。弓庄为城厢区七段。1941年郑县撤区,设县城内四个镇,县城外14个乡。当时五里堡,凉粉刘为齐礼阎乡;罗坟、卢邢庄为南曹乡;弓庄为县城维新镇。1946年郑县合并乡,乡下设保。当时五里堡、凉粉刘为永康乡冯庄保;卢邢庄、罗坟为南曹乡尚庄保;弓庄为维新镇第十保。

  解放后,1948年10月至1952年11月,郑县由六个区划为八个区,当时五里堡,刘庄为八区(金水)邱砦乡;卢邢庄、罗坟为四区(南曹)七里河乡,弓庄为凤凰台乡。1953年3月,撤销郑县划归郑州市成立郊区,几个村乡属不变。1958年8月,郑州市成立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南五里堡成立大队,辖西堡、赵堡、李堡、北刘庄、弓庄、罗坟、卢邢庄、张家门,陈家门9个自然村共11个生产队,统归设在十八里河村的南郊人民公社。1960年6月,南五里堡大队划归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三年后再归十八里河公社。至1983年4月,农村进行体制改革时,南五里堡大队改为行政村,这是该村维持时间较长的一段区划,前后达40多年。

  2003年初,管城区进行区划调整,将南五里堡的西堡、赵堡、李堡和北刘庄划归紫荆山南路办事处,成立南五里堡社区。弓庄、罗坟、卢邢庄、张家门、陈家门划归航海东路办事处新航社区。至此,原南五里堡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城市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