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武魂 武情 武趣一个都不能少
2007全国百强县评比取消背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武魂 武情 武趣一个都不能少
——美国一家人在中国的“武术人生”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5  来源: 郑州日报  
  陈绩辉
  陈绩辉一家人
  陈绩辉一家人在训练
  陈绩辉一家人参拜轩辕黄帝
  核心提示

  Jef Naayers,中文名为陈绩辉。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学习中国武术30余年。在美国,他曾拥有5座专门传授少林拳的武馆,在当地也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人物。现如今,他卖掉自己的武馆,带着妻子以及7个孩子来到大洋彼岸的中国定居。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圆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把最本源中国武术带回美国。

  

  “用汗水浇注明天”的标语下,陈绩辉和他的7个孩子一起正一遍遍地练习着不同招式的武术动作。他们的一招一式虽谈不上苍劲有力,但却处处流露着认真。这是一个10月深秋的午后,发生在坐落于新郑北郊的蕙光武院训练馆里的一幕。这一幕对于陈绩辉和他的7个孩子来说就是每天的“必修课”,而这堂“必修课”陈绩辉一家已经在这里上了两个多月……

  

  悟“武魂”:深邃含义无止境

  

  练完拳,陈绩辉带着他的孩子一起有说有笑地离开训练馆,此时外面下起了小雨,但这一家人都没有打伞,任凭雨水打在他们身上。走在路上,他们不停地跟武院里其他同学热情地打着招呼。回到住处,泡上功夫茶,陈绩辉和他的7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记者开始了与他们一家人的“面对面”。“这里的人对我们一家都很友好,虽然语言交流还存在一定困难,但我们现在已经成了好朋友。我很喜欢喝功夫茶,你们也一起喝吧。”陈绩辉一边招呼记者,一边笑着说。

  与大多数外国人一样,陈绩辉走上习武之路也源自对中国武术的热爱,“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就看了李小龙演的功夫电影,对于李小龙匡扶正义、除暴安良的行为很是敬佩,我也因此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中国功夫。”为了学习中国功夫,陈绩辉拜了当时美国华人中功夫最好的武师之一的陈培为师。提起自己的恩师,陈绩辉充满了感激之情,“正是陈培师傅将我领进武术之门的,他不但教我如何习武,更教我如何做一个正直勇敢善良的人。”

  陈绩辉告诉记者,陈培教他绝不能嗜武好斗、恃强凌弱,但如自己或他人遇到不法侵害时要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功夫来回击歹徒。“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习武之人还要看一些关于哲学方面的书,后来我就跟我师傅以及其他师兄弟一起看了一些《论语》、《孟子》等哲学方面的书,后来我才慢慢明白了我在日常所练习的武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武术。”

  “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术?”

  “我个人把对武术的理解分为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兴趣,只是简单的出拳踢腿;第二阶段是提升自己,超越对手;第三阶段是掌控,自我掌控;第四阶段是领悟武术中的功夫和哲学的部分,明白其中的内涵;第五阶段是将武术中的功夫和哲学两部分综合起来;第六阶段是对综合后的武术再进行一次领悟,这样才能去教别人;第七阶段是最高阶段,武术是意无止境的,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以德服人的过程,没有终点。”陈绩辉说。

  “你认为你到达了武术中的哪个阶段?”记者好奇地问。

  “我?我才刚刚起步呢!”陈绩辉说,“我来中国就是为了寻找武术的真正内涵,就像中国人常说的‘武魂’。我认为如果没有领悟‘武魂’,即便拥有再高的功夫,那也不能算作学习过武术。我觉得只有领悟了‘武魂’才能达到学习武术的最高境界。但这太难了,因为领悟也是无止境的。”

  

  享“武情”:情意绵绵深似海

  

  陈绩辉在美国时,也算是小有名气。他在美国的各类武术比赛中频频获奖,随着名气的不断增大。陈绩辉由参赛选手变成了武术教练,随之又变成了武馆的老板。陈绩辉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他的漂亮妻子莎琳就曾是他的学生。也许是受丈夫思想的影响,莎琳有着东方女性特有的温柔与贤惠。蕙光武院的院长张世杰告诉记者,他曾经到美国探望过陈绩辉一家,虽然有7个孩子,但陈绩辉家并没有请保姆,所有的家务以及教育子女都由莎琳一人“承担”,但她仍能把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我的妻子给我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她,我们一家人也不能从美国搬到中国来。”陈绩辉品了一口茶深情地望着刚刚从屋外送水进来的莎琳说。莎琳相视一笑,脸上泛起两片红晕,一句话没说,默默地坐在了丈夫的身边。“起初我妻子是不愿来中国的,当她知道我很想来中国学习武术时,便非常支持我,带着孩子跟我一起来到中国。”陈绩辉感激地说,说着又深情地望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妻子。

  陈绩辉夫妇因武术而结缘,他们的孩子自然也离不开“武术”二字。他们16岁的大儿子名为“少林”、10岁的二儿子名为“武当”、9岁的三儿子名为“华林”、7岁的小儿子名为“华山”,5岁和3岁的两个女儿则分别叫做“峨眉”和“金凤”。陈绩辉还有一个从小到大都跟着他的大徒弟“神武”,他也“入乡随俗”地将这个19岁男孩收为义子。“我把我的孩子都取上与武术有关的中文名字,除了方便记忆外,也是想让他们也能跟我一样喜欢中国武术。”陈绩辉说。

  

  品“武趣”:趣事多多乐翻天

  

  虽然是一个“阵容庞大”的九口之家,但陈绩辉一家在中国终究还是“异客”。因为“存异”,所以这美国一家人在中国“求同”时就免不了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而这也使得他们在品尝趣事带来的快乐时更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

  “你知道我们在中国最常说的是什么吗?”陈绩辉笑着问记者。“‘你好’和‘谢谢’。”记者答道。“NO,NO,不是这两个词,是‘听不懂’。”陈绩辉说,“有时候我们出去买东西,少不了向人打听路,毕竟语言还不通,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听不懂’。有的中国人会很热心地告诉你路怎么走,但他们一着急就说开中文了,我们反而‘听不懂’了。”陈绩辉笑着讲完“听不懂”的故事,一下子把屋里的所有人都逗乐了。

  与陈绩辉经常遭遇“听不懂”的尴尬相比,他的7个孩子则很轻易地融入到中国孩子群中。张世杰告诉记者,陈绩辉的7个孩子在美国时,都是由他的妻子“大包大揽”地照顾他们一切,根本没有做过任何家务。但来到中国以后,这7个孩子跟所有在武院的中国孩子一样,自己动手照顾自己,洗衣服、刷鞋、洗碗都要自己来。另外他们还要参加班级的值日和大扫除。“在学校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来自美国,他们跟我们相处得很好,我们都不把他们当作外国人看。”一位小学员如此评价他身边的这7位“洋同学”。与中国孩子的长时间的朝夕相处,使7个美国孩子与中国孩子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年暑假,我跟一个同学回他在商丘的老家,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国农村,感觉非常新鲜和有趣。我还下了农田干农活,而且我还在他老家的学校当了几天的‘外教’呢。”陈绩辉的义子“神武”谈起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非常兴奋。“也难怪我的孩子高兴呢,我带他们回美国时,他们吵着要早点回来,说这里才是他们的家。”陈绩辉说的有些无可奈何,但脸上却挂着明显的笑容。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陈绩辉贤惠的妻子莎琳到哪都“闲不住”,买菜做饭依然是她的“首要工作”。谈起自己在中国买菜时遇到的趣事,莎琳也是忍俊不禁,“在中国买菜确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市场里的人很多,我的中文也不是很好,买菜一般都是用手比划出菜的样子,很多热情的人就会主动带着我去找所要买的菜。有的时候他们找到的菜并不是我想要的,他们就会热心地把我的意思转告给其他人,再由他们带着去找。有时候为了买一种菜,我要在市场里转上好几圈。”

  武魂、武情、武趣一个都不能少,陈绩辉一家用这书写着在中国的“武术人生”。

  本报记者 陈 凯 文 唐 强 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