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中国影片捧奖
《福布斯》发布 全球最富新星
“银环”昨天走了
含泪追忆云已逝 同事好友长叹息
秦海璐
郭德纲惹来一片争议声
周海宏讲述 “音乐与人生”
刘德华 加盟东亚唱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含泪追忆云已逝 同事好友长叹息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6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李 颖

  在豫剧《朝阳沟》中,魏云扮演的善良、勤劳、朴实的“银环”深入人心。有人说,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剧目,只要见到魏云,银环的形象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

  昨日,惊闻表演艺术家魏云因病在郑州溘然长逝,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魏云生前的同事好友。

  她的去世是戏剧界的损失

  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李树建在接受采访时,声音低沉:“这几天我一直在忙中国戏剧梅花奖河南选拔赛的事,听到魏云老师去世的消息,一下子就蒙了。作为老一代艺术家,魏云老师为河南戏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魏云老师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可每次见到我,总会说‘以后有公益演出一定让我也参加啊’,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不在了,是河南戏剧界的损失。”

  “台上不演平常戏,台下做平常人。这就是魏云老师的写照。”李树建说。

  “今年4月,老人被发现是直肠癌,治疗期间癌细胞扩散,从上周开始昏迷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今天上午走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省豫剧三团团长汪荃珍眼中噙着泪说,“魏云老师重病住院还在挂念豫剧事业,关心剧团。期间我去探病,老人家一再叮嘱我:第一,你当了团长不能把业务丢了;第二,在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把戏演好了,把同行给团结好了;第三,要加大力度培养后备力量,他们是我们的希望啊!临走,老人家拿出她写好的两首曲子,问我能不能让乐队给配器,她来手把手教教那些年轻演员……这些情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魏云这样的老艺术家是我们豫剧三团的财富,也是整个戏剧界的财富。魏老师的境界和精神值得我们好好继承发扬。”

  《朝阳沟》“一家人”扼腕痛惜

  豫剧《朝阳沟》中的主要演员、河南省豫剧三团的几位老艺术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了与魏云的交往。

  在《朝阳沟》中饰演“银环婆婆”的老艺术家高洁接到记者电话时,刚从魏云家里吊唁回来。采访是在她的哽咽声中完成的:“我们第一代《朝阳沟》的几个主要演员数她年龄最小,她却走得最早。她对豫剧事业贡献很大,魏云很聪明,她不仅唱得好,演得好,在唱腔设计上也很优秀,由她首唱的《沁园春·雪》其实她也参与了唱腔设计,可惜走得太早……”

  《朝阳沟》中饰演“拴保”和“银环妈”的王善朴和杨华瑞在生活中是两口子。杨华瑞告诉记者,他们和“银环”扮演者魏云,舞台上是一家人,生活中胜似一家人。“我们台上同台演戏,台下比一家人还亲,50多年来没有分开过,这是一家人也难做到的。”

  杨华瑞说:“没有《朝阳沟》就没有我们这一代演员,没有我们这么认真的演员,《朝阳沟》就不会红遍大江南北。《朝阳沟》早就不仅仅是河南的,全国的戏迷都能唱、会唱,对我们来说深感欣慰。魏云走了,我的老伴儿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着说着,手发抖,话筒掉了,他心里很难受,我们都很悲痛。”

  老师言传身教要求严格

  豫剧《朝阳沟》1963年被拍成电影后,看的人更多了。几十年来,提起《朝阳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银环、拴保、银环妈……这些人物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已是“永久地活着”,定了型。魏云所饰演的银环已经深入人心,年轻演员再演银环能否被观众接受,能否再塑经典?

  昨日,省豫剧三团的优秀青年演员杨红霞接受采访时说:“2001年,团里复排《朝阳沟》的时候,魏云老师曾主动提出让我来演银环。我后来才知道,魏云老师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从那以后她对我言传身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在舞台上每演一次‘银环’,即使有了进步,老师也只是心里高兴,但嘴上不说,反而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艺术不能欺骗自己,更不能欺骗观众。我出演的新版《朝阳沟》登上舞台后,不少观众给老师打电话:杨红霞是不是你闺女啊?咋跟您恁像哩?老师听到这样的话都不多说,她是默认了我这个‘闺女’啊。前几天我还到医院看老师,当时她已经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最后一面也没见着……”

  魏云虽然去了,但她优美的声腔唱段永远留在现代戏曲史册,流传在人们心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