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9版:史海拾珠
3  4  
PDF 版
小人不可得罪
杜月笙儿女不走黑道
卫青懂政治
优美与壮阔
且饮一杯茶去
一场艳遇一场梦
正午的人质
雨之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小人不可得罪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7  来源: 郑州日报  
  第二天,看门人用水把门庭弄湿,邾庄公从房间里出来,看见门庭里是湿的,问看门人怎么回事,看门人说,这是夷射姑撒的尿。

  张 鸣

  处在权力核心的人,无论你是干什么的,能否得到有权者的信任哪怕是烧饭、理发、看门的,也都有可能沾了“权气”,得罪不起。

  对于宦官,历史评价负面的多。宦官专权,被史家列为历代王朝三大祸患之首,每每提起赵高、十常侍、刘谨、魏忠贤之辈,大家都恨得牙根痒痒,到今天也余恨难消。不过,宦官专权,必然有昏君当朝,宦官的恶,跟昏君之昏,每每有绝对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宦官专权之权,实际上是从昏君那里趸来的。专权的宦官让人怕,不专权的宦官,同样令人忌惮三分。纵然是严嵩这样的权臣,上朝的时候,也得对旁边伺候的小太监拱拱手才上去。有清一朝,鉴于前朝之弊,对宦官干政,防范特严,但聪明的大臣,对于皇帝身边的太监却一直赔着小心,甚至刻意笼络,绝对不敢怠慢。个中的道理,最近读史,读到两个故事,也许能说明一二。

  一个来自《左传》,是定公三年的事儿。一个小国邾国的国君邾庄公,一天晚上,和大夫夷射姑饮酒。喝得差不多的当口,夷射姑出来小便,看门人(阍者)问他讨肉吃,大概凡是君臣饮酒的时候,大夫都会顺便给看门人叫点儿什么吃的,可是,夷射姑已经有点醉意了,不但不给肉,还一把抢过看门人手里的木杖,敲人家的头。喝罢了酒,夷射姑离去。第二天,看门人用水把门庭弄湿,邾庄公从房间里出来,看见门庭里是湿的,问看门人怎么回事,看门人说,这是夷射姑撒的尿。邾庄公恰好是个有洁癖而且性急之人,马上下令把夷射姑抓起来,但不知怎么,半天没有抓到,邾庄公急得直跳脚,一个绊子摔到火炉上,“烂,遂卒”,一命呜呼。一泡似是而非的尿,就这样断送了一个国君的性命。

  第二件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孙权的儿子孙亮做皇帝的时代。一次孙亮想吃梅子,要宦官(小黄门)到库里取蜜渍梅,取来之后,发现蜜里居然有老鼠屎,召来管库的藏吏,库吏呼冤叩头。孙亮问库吏:黄门是否跟你讨过蜜吃库吏回答说,是的,但我没敢给他。孙亮说,那事情就明白了,老鼠屎必是黄门放进去的。黄门不服,左右大臣提议交付司法审断,孙亮说,此事想弄清楚很简单,把老鼠屎剖开,如果外湿里干,则是后放进去的,如果里外皆湿,则是收藏时就有的。剖开,果然外湿里干,黄门服罪。

  邾国的阍者,虽然不知道是否为阉人(是阉人的可能性很大,左传里已经有很多寺人,即阉人行动的记载,都是国君身边的人),但没有证据表明邾君对他有所宠信,同样,对于孙亮身边的那位小黄门,似乎也不可能很得宠,一来孙亮是史书上记载的聪明正直之主,从无信宠宦官的记录,否则他被权臣废的时候,这一条肯定会被当做一大罪状,二来那位小黄门如果真的受宠的话,估计库吏也不至于连一点蜜都不肯给他。

  就是这样两个根本谈不上得宠的帝王身边人,居然闹出了大事,出人命的大事。前一个故事,仅仅由于夷射姑大夫没有及时到案,而且邾君性子又过于急,才阴差阳错,死了国君逃过了本该丢命或者亡命的大臣,后一个故事,如果不是摊上聪明的孙亮,那么十有八九,得罪了小黄门的库吏,小命是保不住的,弄不好还要连累家人。

  刘安升天成仙的时候,把家里的鸡犬也都带了上去,在仙人周围过活,哪怕再低贱,也沾了仙气。同理,处在权力核心的人,无论你是干什么的,能否得到有权者的信任,哪怕是烧饭、理发、看门的,也都有可能沾了“权气”,得罪不起。不知什么时候,什么机会,使一个小绊儿,就能送了你的命。只要人家在有权者身边,而且这个有权者的权力又足够大,足够霸道,那么这种机会就非常多,多到令人防不胜防的地步。

  所以,无论皇帝是否明白,是否宠信宦官,给皇帝当差办事的人,都不敢轻易得罪那些原本地位低下而且缺少关键零件的人。

  摘自《东方周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