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3  4  
PDF 版
五兄弟戏班 村头义演十余载
七旬老母呵护瘫儿46载
食品生产企业均获“QS”证书
中原区加大“平安建设”宣传
偷水去浇花 判刑又罚款
维权有了代言人
给群众创造安居乐业好环境
抚恤金发到个人账户
企业援建农村 政府帮扶企业
给名贵树木制名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五兄弟戏班 村头义演十余载
■本报记者 张 立 实习生 王 璇 文 宋 晔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7  来源: 郑州日报  
  惠济区古荥镇有个五兄弟戏班,十几年来,义务演出不计其数。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古荥村二组一农家院落,院子里坐满了听戏的观众。台上,演员正唱着《巧劝母》选段。

  演出队伍逐渐壮大

  听戏的村民告诉记者,在这儿唱戏是孔氏五兄弟十几年前自发组织的,每到星期六晚上,他们就会在这里演出,还经常义务到附近的学校、部队慰问演出。

  戏班的发起者——62岁的孔庆安告诉记者,他是家中的老大,“我们几个堂兄弟都非常喜欢戏曲,经过这几年的演出,我们五兄弟戏班由原来的几个人,增加到12个人了。”

  “我们上世纪80年代就聚在一起玩乐器,已有20年时间了。”75岁的杨文清老人是戏班中年龄最大的,最小的只有30多岁。虽然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但周末晚上,来这儿听戏的人都挤满了屋子,不少附近村庄的戏曲爱好者也赶过来看戏。

  自编剧本宣传政策

  “虽然是义务演出,没有经费支出,但我们的乐器是最齐全的。”老三说。除了二胡,电子琴外,还有琵琶、笛子、大提琴等。

  经常听戏的王大妈说自戏班成立以来,剧本始终围绕着党的政策走。除了演唱一些老剧目外,他们还自编《三个代表》、《计划生育形势好》等剧目,宣传国家政策。1997年还创作了《香港回归》,在乡镇里引起了很大反响。孔庆安向记者出示了一个打印的剧本《巧劝母》,“这是大伙商量排练了一个多月弄成的,主要是宣传国家计生政策。”除此之外,反映邻里团结的剧本也不少。

  娱乐他人等于娱乐自己

  十几年来,戏班得到了村民的喜爱,同时乡镇政府也给予很大支持,经常和其他村进行交流比赛,有时还会请豫剧专家进行指导,戏班的唱将还到梨园春打擂。

  “有了戏班,村里打牌赌博的少了,就连夫妻吵架听到戏声也会心情好起来。”老五笑呵呵地说道。谈起对未来的打算,哥几个希望在村里继续义务演出,“我们都是业余的爱好者,聚在一起图个娱乐,只要村民高兴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孔庆安说道。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