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公务员考试河南2000人弃考
构建和谐生态家园
郑州5年欲增森林136万亩
4小时强拆违建房36000平方米
大方工业园明年2月投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构建和谐生态家园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0  来源: 郑州日报  
  (上接第一版)

  河湖交相辉映 人水和谐共生

  “一汪碧水、满眼绿色”,是郑州的期盼,也是现代城市水环境建设的必然趋势。

  2006年6月14日,市长赵建才在视察城市河道治理时明确指出,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生态水系规划,治理好我市城市周边水系,实现“水通、水清、水美”目标,从而拉开了生态水系规划和建设的序幕。

  2006年7月,生态水系规划迅速启动,编制工作历时一年、历经数十次修改,于2007年6月顺利通过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规划坚持生态和人文理念,结合城市水系现状,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将郑州市区及周边1010平方公里范围河湖相连,构建了“七中五小水库、六纵六横河渠、三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实现防洪、供水、生态、景观、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

  2007年6月30日,随着市长赵建才宣布郑州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正式开工,郑州市生态水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先期整治的金水河、熊儿河水体大为改观,水系生态的雏形已初步显现,河流两岸美景如画,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的去处。

  随着生态水系建设的快速推进,工程建设捷报频传:贾鲁河一期治理工程、郑开大道防洪应急工程全面完工;须水河、索须河一期治理工程已完成主河道总工程量的93%,潮河治理工程已接近尾声,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进展顺利,三条河流治理工程今年年底将全面竣工。“西水东引”、西流湖规划等项目前期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2007年11月26日,全市生态建设工作会议为生态水系建设描绘了更加宏伟的蓝图,要求到2009年汛期前,要完成贾鲁河、索须河下游、南运河、七里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河道治理工程,利用引黄设施、水库、湖泊及中水资源,初步实现郑州市生态水系循环网络。一个生态、人文、历史相融合的区域性大都市的美丽画卷即将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我们期盼着,2010年实现“水通、水清、水美”的郑州,将展现一流的河湖滨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成为河湖水景辉映、森林水域交融、碧水蓝天与绿色城市融合、人水和谐共生的水域靓城。

  黄河湿地——郑州后花园

  郑州黄河湿地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资源,是我国中部河流湿地中极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我市有57万亩黄河湿地,不仅是宝贵的生态资源,也是我市唯一的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水源地。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把湿地保护纳入了生态郑州建设工程、生态文明重要建设内容。

  2006年3月,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复成立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随即湿地中心迅速确标定界,对湿地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从而改变了黄河滩区乱占湿地、无序开发的状况;开展保护黄河湿地系列宣教活动,逐步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了全社会对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组织起草了《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目前,市政府已将《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纳入了2007年度立法计划,计划将于年底颁布实施;开展越冬鸟类资源调查工作,为今后开展国家规划的迁徙鸟类栖息地保护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组织编制《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详细规划》和《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加快黄河湿地保护区项目立项工作,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不仅对保护郑州黄河湿地、优化郑州生态环境、推动郑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将成为一个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文化、提升人们生态文明素质的重要阵地。

  如今,天鹅戏水、雁阵鸣天、金雕掠空、仙鹤玉立,这便是郑州黄河湿地呈现给你的视觉感受。这里水草丰美、万鸟云集,芦荻飞花、安宁祥和,呈现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繁荣景象。10月份以来,大批候鸟陆续抵达保护区,工作人员先后一次性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28只、黑鹳19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400余只、白天鹅93只、豆雁4300余只、绿翅鸭1400余只等,另有黄嘴白鹭、大白鹭、燕鸥等珍稀鸟类大种群分布。据专家测算,每年冬季在郑州黄河湿地迁徙越冬的候鸟种类在50~60种,总量近百万只。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

  生态建设全面提速

  良好的资源、现实的挑战,迫使人们去谋求新的思维抉择:建设生态郑州,无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良策。生态建设如何全面提速?

  近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对森林生态城建设进一步提出要求: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设森林生态城市的重大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森林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市长赵建才表示,希望全市迅速掀起生态建设的高潮,尤其是抓住今冬明春的重要时期,把造林绿化和生态水系建设这两项关乎长远发展、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抓紧、抓好。同时提出,我市森林生态城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要实现到2013年前“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城建设目标,须提前到2009年前完成全部的栽植任务,经过几年的生长,到2013年就能形成浓郁的森林景观。

  按照森林生态城建设规划,到2013年森林生态城建成后,郑州市森林生态城范围内覆盖率将达到40%以上。我们相信,伴随着生态建设的深入持续开展,郑州“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明天正向我们健步走来,我们离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将越来越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