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PDF 版
我市国税收入首破200亿元
郑州工业活力再增后劲更足
郑州入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公布部分月球探测数据
民生问题成关注热点
保护嵩山历史建筑群
构建和谐生态家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投入千亿目标提前14个月完成
郑州工业活力再增后劲更足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0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陈锋 实习生 和晓龙)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从2005年1月到今年10月,全市工业已累计投入资金1069.1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截至今年10月,“三个一千亿”奋斗目标中工业投入千亿元的目标已经实现,比原定明年底完成这一目标提前了14个月。

  投入一千亿目标的提前完成,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壮大了工业经济的总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投入优化了结构,使原本属于“短腿”的郑州工业“身体”壮了,活力强了,后劲足了,发展方式也更科学了。

  2004年11月27日,全市工业大会提出了“三个一千亿”的奋斗目标:即以2004年为基数,到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工业投入累计完成1000亿元。这一目标,既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抓住了郑州工业全局性、导向性的指标。

  随后,全市掀起了依托工业项目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提高发展质量的热潮。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投入272亿元,2006年完成378.9亿元,今年前10个月完成418.2亿元。仅仅34个月的时间,工业投入千亿的目标就顺利实现。

  郑州工业的千亿投入,既有企业的自有资金、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更有来自市外、省外乃至国外的投资资金。在政府引导性政策和资金的影响下,这些投资把追逐自身利润和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减少了投资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于是,高耗能、高污染的投资少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投资多了;撒胡椒面式的散乱投资少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点投资多了。

  2005年以来,全市共建成投产重点项目319个。这些项目中,技改项目或原材料深加工项目占了较大比重,投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食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行业和朝阳产业。仅今年前10个月,全市装备制造业就完成投资32.18亿元,高新技术项目完成投资10.41亿元,两行业投资增幅均超过40%。铝及铝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9.75亿元,中铝郑州冷轧厂高精度铝板带材项目投产试运行,郑州日产MPV、SUV项目部分新车下线……与之相对应,全市电力、煤炭等国家控制行业的投资增幅却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即使有新上项目,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余热发电等节能减排项目。

  随着优势行业和企业成为投资“洼地”,我市工业的产品链条进一步向下游延伸,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今年前10个月,全市镍铬合金、轴承钢等合金钢产品产量增长60%,高于全部钢材增幅29个百分点。铝工业的上下游发展协调性增加,电解铝产量55.1万吨,增长39.9%,铝板带箔加工量达到64.5万吨,增长49.6%。

  铝加工产量不但在总量上超过电解铝,增幅也高于电解铝。汽车、速冻食品、饮料、服装增速也在加快。由此可见,郑州工业结构的优化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在进一步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