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翰墨精神
爱情本命年
又到年底
百家讲坛
《西迁浙大》
历经沧桑的郑州商埠
华中路的由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邑旧事
历经沧桑的郑州商埠
李景会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1  来源: 郑州日报  
  郑州首次正式提出建立商埠是在1920年,而近代郑州的城市规划则是在1927年。1920年,河南议会决定开辟郑州为商埠,并立即成立了“郑州商埠督办公署”,负责老城以西商业区的市政建设,做一些具体的建设规划工作。1927年,冯玉祥被任命为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看到郑州地理位置优越,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于是就决定设立郑州市,并任命王玉廷为市政筹备处处长,负责城区的具体规划和筹建工作。同年,制图比例十分精确的《郑埠设计图》编制完成。其规划范围东起现在的郑州市经五路,西到京汉铁路,南起陇海铁路,北到现在的郑州市农业路,面积大约10平方公里左右。郑埠的中心位于今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规划区以生活居住用地为主,工业用地很少。当时规划的市区人口规模为25万人左右。郑州城区发展的区域在当时的京汉铁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北,初步的规划设想是郑州城区的发展不跨越铁路。

  翻阅1928年至1929年期间的《郑州市政月刊》第3期至第7期,可以看到题目为《郑州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的资料。当时的郑州新市区计划建在京汉和陇海两条铁路线交汇处的西南方向,其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5公里,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计划市区的人口规模为28万人。从时间上看,《郑埠设计图》和《郑州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两份资料是一前一后出台的,代表着当时郑州设立为市后两种不同的设计构想。一种是在铁路以东围绕旧市区向东向北发展。一种是在铁路以西开辟新市区,力图向铁路以西发展。不过,这两种设想都只是建立郑州商埠的初步构想,没有付诸实施。后来,在1930年,由于爆发了“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随即在1931年1月,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销了郑州市的建制,郑州成为郑县城区,郑州市政府及其商埠规划建设也随之成为泡影,烟消云散。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随即在郑县城区内设立郑州市,郑州城区以及商业交易都迅速发展起来。1950年,郑州已经有了陇海区、二七区、建设区、金水区和郊区,郑州商埠初具规模。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郑州的区位优势和巨大商机越发显现出来。1953年,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到郑州,使得郑州更是迅速成为闻名全国的商业城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