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翰墨精神
爱情本命年
又到年底
百家讲坛
《西迁浙大》
历经沧桑的郑州商埠
华中路的由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博客丛林
又到年底
朱 伟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1  来源: 郑州日报  
  我一直觉得,是工业时代的速度,改变了我们生活中的时空——日子过得越来越快,一晃眼,又到了繁忙的年底。

  年底琐事包括年度决算、预算;为员工考虑年终奖金;明年的发行与广告份额;员工的涨薪问题;都要做报告。对一个单位而言,衡量一年的辛苦结果,无非:一,是否保证了利润增长;二,员工收入增长是否与这利润增长为正比。昨天行政的统计数据出来,我们编辑部全部人员今年收入,截至11月底,人均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7%。这样,如果加上年终收入,就可以面对员工这一年的辛苦了。当然,人对收入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我每年的工作,其实就是为保证刊物质量,保证单位与员工的这两个增长率。

  年底愁事,则是如何做好年终回顾。各媒体都做年终回顾,读者也许并不需要你再将年内发生的事自作聪明地梳理一次、絮叨一次。但既到年底,没有回顾似乎也不行。回头看去年周刊做的60页年度回顾,将年度回顾归结到“欲望表演与规则重建”,把易中天、徐静蕾各色人等都拉进来,文章都是肤浅的,现在回头看都脸红。曾经操作过,一年就写一个人物,连续有3年,写了刘丽英、高耀洁、姚明,但用一个人总结一年也困难。今年据说各媒体选择年度人物,排在前面的,一是股民,二是许三多。这样大一个国家,大家都在忙忙碌碌、风风火火、轰轰烈烈,却找不到那种真正能耀亮的人物。如今连刘丽英、高耀洁、姚明、刘翔都找不到了,好像遍地大款或是追赶大款的疯狂人流。

  将这个年度定义为全民真正的经济启蒙年大约不会有错。上半年的全民炒股,下半年的全民感受到物价普遍疯涨。这已经是一个经济社会化的时代,也许大多数国人在今年才那样真切地意识到:全球经济格局与我们每人的生活,已经真实地变得那样地密切。这是一个解决了温饱的时代,除贫困人口,一般城市居民虽然深切感受到了涨价,但对日常生活需求,却应该实际影响不大。我个人以为,相对物质的大量过剩,我们所面临的更深刻饥饿,应该是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相对应的精神产品贫乏。这不是数量上的——我们每年都会出版大量的新书;报纸杂志每年都在扩版;每年几百部电影、电视剧;互联网上各种内容的累积浩如烟海。但浮在大量碎末之上的只是:畅销书代表:于丹;大片代表:姜文与《色戒》,陈可辛与冯小刚还没上映;电视剧:《士兵突击》。这样的年度精神世界,对这样一个富裕起来嗷嗷待哺的泱泱大国,不造成全民饥渴吗?

  一方面是数以万计印量越来越小的书籍每年被埋没,变成库存、废纸;一方面是年度只有数得清、而且类型越来越狭窄的几本好书。我以为,一是归纳类型法,二是精神气质的萎靡在造成我们这种精神世界贫乏。归纳类型法即片面追求效益法,每个行业都在评估市场商机,评估的结果都按市场畅销标准来做淘汰,这样淘汰下来的产品类型越来越单一。单一品种在市场相会,不仅产品单调,畅销的体量也就缩小。精神气质的萎靡则与精神产品的数量、容量、丰富度都有关。大家都吃这样几种食品,品种越来越少,自然就构成厌食。没有足够丰富的食品,营养不良,又怎么有精神气度?

  今年《士兵突击》产生这么大影响,只能说明,第一,我们生活中的卑微太多,感动太少,越经济富裕、竞争残酷,大家就越需要崇高。第二,这样有意思的片子太少,每天拿遥控器在那么多电视台间徘徊,多是无聊与类型重复,才以致不少人宁可将这样的片子连看多遍。相对富裕起来人们的消费欲求提升,我们的好编剧、好作家、好导演、好演员实在还是太少,供不应求,好产品的产量就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