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8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一叶呼吸在底层的肺
不要跨越这些线
在法国感受节约型社会
谁是赢家
爱是1000
难忘那对雪天买袜人
男人眼中的品位女人
给爱竖一把梯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在法国感受节约型社会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4  来源: 郑州日报  
  法国人节约的理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到法国的第一天就领教了这一点。那是在从巴黎乘巴士到雷恩的途中,我们在一个加油站稍事休息。我进到洗手间拉开一个小隔间的门,发现里面黑漆漆的没有灯光。我以为是里面的灯坏了,就走到旁边的另一间。打开门,发现里面还是漆黑一片。我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怎么这高速公路加油站的卫生间这么次啊,灯都是坏的。借着外面照进来的光线,我环视了一下这个小隔间的四周,发现墙壁上有一个开关。我伸手按了一下开关,灯亮了。原来卫生间里每一个隔间的灯都是独立的,用卫生间的人进去的时候把灯打开,用完出来就顺手把灯关上,在法国的这段时间,我所见过的所有卫生间都是这样。

  住进大学生公寓以后,我又发现了更多像这样的生活细节。

  大学生公寓每层都有一个公用厨房和一个公共浴室。一次清晨我起得很早,在厨房热牛奶时看见一个法国女生穿着睡衣,睡得迷迷糊糊,走路还东倒西歪的,估计是要去厕所。她经过厨房时看见厨房灯开着,顺手就把灯给关上了,完全没有看见里面还有一个人。我站在黑咕隆咚的厨房里哭笑不得,心里却暗暗佩服。她的举动是那么自然,就像是在关自己家的灯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习惯动作。

  同样的做法不仅体现在法国人对灯的使用上,学生公寓公用厨房“别出心裁”的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第一次在公用厨房做饭时,几乎被厨房的电炉子逼疯了。厨房里一共有两个电热炉,墙上有对应的开关——做饭时必须不停地按开关才能保证电源的持续供应。因此我们不得不每隔十几秒就按一下开关,否则这个炉子是永远不会热的,就更不要提做饭了。那天我们做烧茄子,候了将近15分钟油才热。等把半个茄子都过完油就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后来许多中国学生都去二手市场买了电炉子放在自己宿舍里,不再去跟厨房的炉子较劲。因为中国人用炉灶做饭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不像法国学生们经常用烤箱和微波炉来做饭以弥补用电炉子的不便。不过听说我们这个公寓的厨房确实比较极端,其他大学生公寓的厨房只需要过一段时间按一下就可以,做饭时不用一直守在那里。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厨房设施已经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了,连这种手段都被法国人想到了,我也惟有心中暗自钦佩,努力地入乡随俗了。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节能手法就是浴室的控水装置。大学生公寓和许多其他地方的公共浴室都有共同的节水措施,那就是淋浴开关按一下只能维持15到20秒的水流。也就是说,在洗澡的时候必须不停地按那个像小水泵一样手掌大小的圆形按钮,按下去之后喷头就开始出水了,而当这个按钮慢慢弹起来了以后水就停了。这个原理和国内许多地方洗手池上安装的水龙头是一样的,比如麦当劳的洗手池。但是洗手的时间本来就很短,大不了按个两三次也就洗完了。洗澡可就大不一样了!一次澡洗下来手腕都发酸了,绝对逼得你不得不做到能不用水的时候就不用水。而且大家普遍反映在这里洗澡与在家时比起来时间明显缩短,这就说明这种方法的确是可以切实有效地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来到法国之前,我一直对冬令时和夏令时没有一点概念,看到新生手册上说法国在10月底会由夏令时改为冬令时,我还傻傻地以为就像国内的学校从夏季作息时间调整为冬季作息时间一样,把中午午休时间取消之类的。结果来到这里以后,一个法国朋友给我解释说,在10月底的某一天,晚上23点59分的时候,大家统一把时间调回到23点整,相当于那天多出了一个小时。而到了夏季的某一天大家再把时间调回来。我初次听说的时候觉得头都大了,对这种做法相当地不解:每年这么调来调去的多乱啊,万一谁一时忘记了可怎么办啊!法国朋友无所谓地耸耸肩说,那他第二天上班就会早到一个小时,约会就会多等一个小时呗。她又解释道,这么做其实可以节约能源。因为这里冬天天亮得晚,早上8点半上班时天都还黑着。调过时间以后的8点半就相当于没调时间以前的9点半,天就已经大亮了,很多地方都不用再开灯了。而夏天天亮得早了,就把时间再调回去。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是这样采用夏令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

  摘自《海外文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