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我省提前半年涨养老金
饱学实干不为官 十七载问诊农田间
解放郑州纪念碑 明年8月竣工
财产性收入润泽小里河人
生育津贴最多可拿半年
创新显活力 公正赢民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饱学实干不为官 十七载问诊农田间
——记郑州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吴营昌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4  来源: 郑州日报  
  12月3日,朔风瑟瑟,在荥阳高山镇的麦田里,一群农民正围着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问这问那,原来,今年地里出现了一种新的小麦病害——小麦胞囊线虫病,市植保站的技术专家正在讲解防治方法。而这位衣着朴素、蹲在地上、手拿麦苗,向群众耐心讲解的正是郑州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吴营昌。

  像这样一手土、一脚泥的日子,对吴营昌来说,只是千百个普普通通下乡工作日中的一个。在他简陋的办公室里,经常放着两双鞋,一双专门用来下乡下地,而这双下乡的鞋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作为一位毕业于1990年的硕士研究生,他的许多同学或经商或从政,都不在基层搞农业了,“农业这行苦、累,收入不高,是许多人所不愿从事的行业,”吴营昌说,“但我是农民的儿子,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需要科学种田的知识。我上的是农业大学,能用我所学为植保事业做点贡献,也是我的愿望和抱负。”这位朴实的站长,扶了扶眼镜,平静地说。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研究生毕业分配到郑州市植保植检站工作以来,埋下头一干就是十七年,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到四十不惑的植保专家,这位郑州市农业系统第一位研究生,在荒凉酷热的黄河滩区蝗虫防治现场、在刺鼻熏人的农化市场仓库、在泥泞难行的田间地头稻田麦地、在蔬菜大棚、在科技园区……到处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

  植保植检工作被称为“农业上最大的公益性事业”。的确,植保的每一项成果虽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却能使农田增效、农民增收,其社会效益不可低估。

  每年7到9月是病虫害突发时期,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蝗虫防治是我市一项重要抗灾减灾任务。蝗虫有群居性、远距离迁飞性,易大面积成灾,过去在我市多次暴发成灾。1995年至1998年及2002年以来,他负责我市蝗虫防治工作,针对我市蝗虫的发生特点,制定了人工挑治高密点、飞机进行大面积普治的防治策略,并协调民航、机场等有关部门参与,开展飞机防治,组织滩区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全市夏秋蝗平均每年防治近30万亩次,达到了“不起飞、不成灾”的目的。他获得了农民们的信赖和赞誉:“农闲他不闲,农忙他更忙。”

  在植保战线工作的17年中,吴营昌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植保工作中。吴营昌组织全市检疫员和有关植保人员开展有害生物普查,澄清了我市植物检疫对象的分布区域。采取有力措施,多次成功扑灭传入我市的植物疫情。如2005年在我市荥阳广武发生了小麦腥黑穗病,这是我省小麦上的检疫对象之一,此病在广武镇麦田连片发生数十亩,发病株率达60%以上,疫情发现时小麦已将近成熟,病麦一旦收获,不仅会造成食用的人畜中毒,而且会造成疫情扩散蔓延。情况紧急,他立即组织人员全面普查确定发生面积,同时一方面积极上报市政府及有关业务部门,一方面联系消防及镇政府等部门,对病麦田果断采取就地烧毁处理,并补助村民,安排后续统一供种、拌种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将该疫情成功扑灭。此外他还组织扑灭了马铃薯环腐病菌,控制了小麦全蚀病、苹果棉蚜、南瓜实蝇等检疫对象的传播蔓延,有效地保护了我市的农业生产。

  虽然吴营昌担任站长职务,但他始终铭记自己是一个农业技术推广者,始终把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作为第一目标。近年来,在植保技术服务中先后引进推广了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十余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余亩次。此外狠抓技术培训及新技术推广工作,编写培训教材两部,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2万余人次;引进推广植保新技术8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好评。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与起草了《郑州市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和《郑州市农药管理条例》,参与制定了《河南省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搞好对菜田农药使用的管理,加强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和使用管理,禁止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用于蔬菜、瓜果上,把好生产关;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对广大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和法规宣传,指导广大菜农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蔬菜;组织人员对上市蔬菜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对检测超标蔬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把好销售关。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吴营昌总结摸索出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方法。他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四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两项,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编写科技著作九部,2003年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在农业新技术推广、重大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植保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郑州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植物保护专业统计先进个人、郑州市农业系统先进个人、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个人、河南省治蝗先进工作者,为郑州市的植保事业谱写了亮丽新篇。     刘俊礼 王晓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