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综合要闻
3  4  
PDF 版
郑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关于补选代表的公告
文物普查查出窦建德墓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文物普查查出窦建德墓
墓址在新密袁庄 真实葬地?衣冠冢?有待专家破解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6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俊礼 通讯员 杨建敏 文/图)近日,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该市袁庄乡姜沟村意外发现一处墓地,可能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的陵墓。墓冢高9米,周长147米,呈锥形,当地群众称之为窦王冢(如图)。

  窦建德,隋清河漳南(今山东省武城东北)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618年自称夏王。621年,发兵援救洛阳王世充,与李世民军在虎牢关(今荥阳西)一带相持数月,终因轻敌兵败被俘,当年被杀于长安。新旧《唐书》有传。

  窦建德家在山东,死于长安,何以葬在新密?

  清嘉庆版《密县志》载:“窦建德祠,在县北龙泉寺一里,地名窦牛口。夏虽僭国,颇得其民,故不以唐故废之。”《新唐书》载:“军中有童谣曰:豆入牛口,势不得久。建德行至牛口渚,甚恶之,果败于此地。”牛口渚在何处?说法不一。《密县志》载“在县北龙泉寺一里”,《古今地名词典》中注牛口在荥阳北,窦建德败于此。民国十七年《重修汜水县志》载:“牛口峪,唐王擒窦建德处,史所谓窦入牛口即此。”当时窦建德与李世民激战于虎牢关一带,窦建德曾屯兵于荥阳新密交界浮戏山。《河南省密县地名志》载尖山乡钟沟村教练坑,“村前有个十五亩大坑,相传,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曾在此练兵,故名。”同书载袁庄乡石贯峪,“相传,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行兵打仗路过牛口(即今双石庙),一问地名,大吃一惊,认为豆入牛口,犯忌,于是拨马而回。在此,将十贯钱埋入山谷中,故名十贯峪,后演变为石贯峪。”石贯峪中有一地名叫“捉坡”,当地人说,因李世民在此活捉窦建德,故名。教练坑、窦牛口、石贯峪、捉坡、窦建德墓、窦建德祠,这些地名、遗迹和传说,构成了农民起义军领袖的英雄末路。因此,窦建德兵败被擒于新密石贯峪一带,还是可信的。

  窦建德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密北百姓颇受其恩泽,因此不以其失败而远之,不以唐王朝建立而弃之,立窦建德墓而葬之,建窦建德祠以敬之。

  公元621年,窦建德兵败被杀于长安,1300多年过去,新密袁庄乡姜沟发现的窦建德墓是真实葬地,还是敬仰他的百姓立的衣冠冢?这个千古谜团期待历史和考古学家去破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