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黄宗羲的思想和曹雪芹的创作
爱上本命年15
韩婆庙
这张魔鬼的床25
布衣诗人杨朴
试 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黄宗羲的思想和曹雪芹的创作
郑连根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8  来源: 郑州日报  
  黄宗羲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曹雪芹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两个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可实际上却有很多共同之处。比较这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得到很多启发。

  先来说黄宗羲。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黄尊素是有名的东林党人,因弹劾大太监魏忠贤而被削职下狱,受酷刑而死。当时,黄宗羲只有17岁,父亲的冤案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发誓要为父报仇。崇祯皇帝登基后,东林党人的后代们聚集在一起,进京替父亲鸣冤,其中的领袖就是黄宗羲。“阉党”集团被清除之后,黄宗羲带领东林党人的后代到关押父亲的监狱之地去痛哭祭奠,哭声传入皇宫,崇祯皇帝听后叹息道:“忠臣孤子,甚恻朕怀!”

  清军入关后,黄宗羲曾参加反清活动,失败后返乡著述,拒绝出来做官。可以说,父亲的冤案和明朝的覆亡是黄宗羲一生的家国之痛。家国之痛促使他深思,但他的思考没有局限于一家、一国。他从父亲含冤而死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又从明清交替的乱世看到了普通百姓所承受的深重苦难。所以,他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猛烈地抨击“家天下”的君主专制制度,他明确指出,君主的独断专行是造成人民苦难的根源。在封建社会里,黄宗羲能提出这样的思想,已属可贵。这还不够,他又说:“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把“万民之忧乐”置于“一姓之兴亡”之上,以普通百姓的视角而不是以帝王、皇族的视角来考察天下的“治”与“乱”,这一点在当时显然是具有颠覆性的。就是在今天,黄宗羲的这一思想也依然闪烁着可贵的民本主义的光辉。

  再来说一说曹雪芹。曹雪芹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脍炙人口,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瑰宝。可是,我们必须知道,曹雪芹的家世同样很不幸。曹雪芹的祖先原本在辽阳,在明末与满人的作战中被俘,做了满人的家奴。清军入关后,原来的家奴也随之当上了大官。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就在这种背景下当上了江宁织造。更关键的是,曹玺的夫人孙氏是康熙的保姆,对康熙有抚育之恩。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又是康熙幼年时的玩伴和“伴读”,所以,在康熙当政时,曹家的势力盛极一时。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其中有五次都是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的。康熙皇帝对保姆孙氏有很深的感情,曾当着众臣的面说:“此吾家老人也。”由此可见当时曹家之显赫。可是,在雍正时期,曹家因清朝宫廷斗争而被株连,家产被抄没,家道迅速没落。

  曹家由盛而衰的经历对曹雪芹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钟鸣鼎食的贵族生活到“举家食粥”的困顿人生,强烈的生活落差使曹雪芹对社会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对封建专制社会的罪恶有了切身的体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曹雪芹把个人和家族的悲剧升华为文学艺术,写出了不朽的巨著《红楼梦》。通过《红楼梦》,他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比较黄宗羲和曹雪芹的个人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两个人都曾经历过巨大的家庭悲剧,两个人都是从个人的家庭悲剧出发,层层追问,最后揭示了时代的悲剧。所以我们说,这两个伟人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从事的文化领域不同,但是他们都以苦难的人生做养料,成就了非凡的事业,他们经历了个人的苦难又战胜了个人的苦难。他们以个人的悲剧来体验、印证时代的悲剧,然后以揭示时代的悲剧来完成人生的超越,成就悲天悯人的思想情怀,成就惊天动地的不朽事业。仅从这一点上看,黄宗羲和曹雪芹也值得今人学习。

  再进一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作为思想家的黄宗羲,还是作为文学家的曹雪芹,他们所揭示的时代悲剧的根源,最后都指向了“家天下”的封建专制制度。曹雪芹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落过程,以文学的、感性的文字反映了封建制度必然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而黄宗羲则通过对历史的研究、通过缜密的逻辑思辨,以文化的、理性的文字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二者殊途同归。

  我们不妨从大的历史视角来考察这个问题。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制到了明朝已经运行1500多年了,在如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帝制已经走到了暮年,它的活力日渐消耗,而弊端日益严重。到晚明,这个制度已千疮百孔。作为卓越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他们在理论上为封建王朝敲响了丧钟。明朝灭亡之后,满人入关,建立了清朝。但不幸的是,在军事上作为胜利者的满人并不能在文化上、制度上同样续写辉煌,他们向汉人原有的制度和文化“投降”,继续在一潭绝望的死水中挣扎。异族统治虽然给封建帝制输入了少许新鲜的血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曹雪芹感受到了这一点,他拿起了笔,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宣判了封建王朝的死刑。

  黄宗羲是晚明正直的士大夫之子,曹雪芹是满人的家奴之后,两个身份迥异的人在历史的必然归宿面前走到了一起。他们握手言欢之时,恰是封建王朝土崩瓦解之日。谁能说这不是历史的辩证法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