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公积金限贷政策限了谁
“打新股”盛行 “投资新宠”风险增大
山西煤老板 不被认可的新晋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打新股”盛行 “投资新宠”风险增大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8  来源: 郑州日报  
  核心提示

  

  近期在新股上市频繁的背景下,“打新股”已开始取代股票、基金成为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受到了个人和机构普遍追捧。虽然不可否认其低风险的投资特性,但有专家分析认为,“打新股”的盛行令巨额资金短期内流入、流出股票发行市场,大大增加了市场的资金流动风险,也不利于树立股票价值投资的理念。此类行为的盛行究竟是利是弊?

  

  “打新股”成股民投资“新宠”

  

  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的赵先生将自己的几十万元活期存款全部转入理财账户,每当有新股票上市之前,该笔存款就会加入到“打新股”的行列。赵先生告诉记者,这就像买彩票一样,运气好了中签就会赚一笔,就算没中,资金几天后也会照样回笼。

  股票从一级市场发行到二级市场流通,一般会存在一定的溢价。特别是在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偏高的情况下,新股具备了更好的投资价值,因此“打新股”被不少投资者视为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行为。

  中国石油上市首日开盘价为48.6元,较16.7元的发行价上涨了191.02%。这意味着申购新股成功的投资者,股票上市后只需迅速卖出就能够获取较高的收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绝大多数股民开始将“打新股”作为投资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投资者将个人资金单独参与新股申购,希望在小概率中追求高收益,而多数股民则通过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参与投资,获取一般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

  

  “打新股”盛行将增加市场风险

  

  长春税务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张辰民认为,股市持续震荡是近期“打新股”盛行的主因。在股市突破5000点之后,行情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荡。打新股的产品收益有可能会多些,很多投资者想追求比国家债券、银行利息更高一些的收益,故此选择打新股的投资者逐渐增多。

  针对市场中出现的此类动向,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打新股”如果到了全民参与的地步,新股申购资金量屡创新高,就会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增加市场的资金流动风险,抑制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及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等。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孟昊说,资金短期内通过基金、理财产品聚集起来,必然要使相关领域如商业银行等出现短期的资金短缺,而在“打新股”完成后资金流出股票市场,又会造成某一领域的资金量过剩。如此反复将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以来新股上市冻结资金量屡创新高:建行A股网上网下共冻结资金达2.26万亿,中国神华新股发行冻结资金总额约2.67万亿,中国石油回归A股冻结资金总计约3.3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居民户存款下降5062亿元。存款下降较多主要是10月末新股发行期间企业、个人申购新股使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分流所致。

  孟昊说,“打新股”冻结的资金在新股上市后一定期限内解冻,必然会影响股票上市后的价格,可能会抑制股票市场投资热情,影响市场长期发展。此外,“打新股”的盛行也不利于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尤其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全民都参与到这种行为中去,投资就会演变成一场资金规模的比赛。

  

  “打新股”还应回归理性

  

  不少业内专家表示,“打新股”的盛行让市场进入了一个比拼资金数量的零智商理财时期,凭借资金的蛮力就能收获不菲,这样下去,股市离市场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远,股票价值投资的观念必然被颠覆。

  国外发达市场也存在“打新股”的收益,但那只是一种有选择的投资行为,也并非所有股票都会出现较高的发行溢价。此外,很多证券机构、银行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受利益驱使,存在不客观的宣传和言论,在对投资者产生误导的同时也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市场信息监管,在市场中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

  张辰民说,“打新股”理财产品也并非毫无风险,投资者应在购买前仔细阅读认购协议,了解其投资范围、方向结构、风险提示等。同时从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特别是“打新股”理财产品在流动性上还稍受限制。

  据了解,目前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也存在本金风险,即如果发生新股开盘价低于发行价的情况,投资者的本金会出现一定程度亏损。还有一些产品多数不可提前支取、不能质押贷款,投资者在产品到期前若是急于用钱,就会遇到不少麻烦。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