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3  4  
PDF 版
不能兑现的承诺不承诺也罢
暴饮暴食 导致食管破裂
成为离婚高发人群
16口人 每天一桌餐
集体游戏提升学生快乐指数
车追尾 人被困
俺家“博士狗”样样精通
一别6年 车主和爱车“团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金水区红专社区有美满和谐的一家
16口人 每天一桌餐
本报记者 李 娜 文 李 焱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8  来源: 郑州日报  
  一家16口人,最大的71岁,最小的8岁,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共进午餐和晚餐,常常因为下班、放学时间不同,一顿饭要吃上两三个小时,他们家碗柜中的碗就有40余只。

  这家的主人叫朱金中,他们一家住在金水区红专社区,社区里的人提起来,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谁买菜谁做饭都行

  昨日中午,记者赶到朱金中家的时候,他正好刚接了4个外孙女放学。朱金中告诉记者,每天上午他在家帮老伴做家务,中午去学校门口接孩子们放学。

  朱金中的二女儿朱素玲这时已在厨房做饭了,她笑着给记者说:“你看我们家橱柜里的碗跟个小食堂似的。”当天他家准备了两样饭菜,朱金中喜欢吃的面条和孩子们喜欢吃的米饭。

  朱金中的妻子王萍介绍说,他们有4个女儿1个儿子,都已成家,她有4个外孙女,儿子刚结婚,还没孩子。他们每天都是十几口人一起吃饭,蔬菜之类是她购买,但是儿女们也经常给家里带水果等食物。儿女们按照各自收入水平,自觉给生活费。做饭也不一定,王萍做得最多,最近几年身体欠佳,儿女们谁回来早谁做饭。三室一厅的房子,吃饭的时候每个屋子都有人,就连卧室的床上也有人坐着端着碗吃饭。

  朱金中说,一家16口人一起吃饭,“不是家里人谁要求的,孩子们喜欢来。”王萍提起一家人则非常自豪:“在我们家属院,提起我们家都可羡慕了,一家十几口没有红过脸。”

  和睦原因是宽容

  问起朱金中家庭和睦的秘诀,朱金中说:“孩子小时候我工作忙,都是我老伴带大的,老伴不识字,哪有啥秘诀啊。”他说,他和妻子王萍从小都失去了母亲,结婚以后,都格外珍惜家庭的温暖,一直教育孩子要爱家庭。

  拿吃饭来说,二女婿喜欢吃饺子,只要他出差回来,一定准备好饺子给他吃;三女婿是信阳人,喜欢吃米饭,朱金中则喜欢吃面条,家里就不时调节口味,尽量满足每个人的喜好。

  朱金中的儿子朱孟新说,他们家里的钱经常不分是谁的。前段时间大姐患了乳腺癌,姐姐妹妹弟弟就这个一万那个两万拿出来给大姐交医药费。他买房时钱不够,也是几个姊妹凑的钱。有钱了想还也行,忘了还也没关系。他告诉记者,父母教我们最多的就是宽容,这些他们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用实际行动教育的。

  刚刚过去的12月7日是朱金中70岁的生日,一家16口在酒店为老人祝寿,酒店大厅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儿女们为他制作的DV。他们还将老人存下来的老照片扫描下来做成幻灯片。外孙女们则准备了节目载歌载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