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段世杰 黄珂)“十多年前,俺们村的地一葫芦打两瓢,有400多亩地几乎绝收。可眼下,老百姓把土地当成了宝贝,一季的收成能顶过去好几年!”村民张如意,正在地头培土整畦,对生活充满希冀和期盼。隆冬时节,走进中牟县刁家乡石灰窑村,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起伏的沙丘荡然无存。乡长樊守峰介绍说,改良沙丘,还田于民,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治理,人增土地将近1亩,年增效益高达690万元。
近年来,中牟县以农田灌溉、节水灌溉和防洪除涝工程为重点,采取拍卖“四荒”的办法,治沙还田,造福于民。张庄、姚家等乡镇因地制宜,对沙荒薄地进行综合治理,积极争取项目平整沙丘,进行综合开发。黄店镇、三官庙乡和九龙镇引进推广喷灌、滴灌和渗灌等高新节水工程,及早着手进行勘察规划,广泛开展“一事一议”活动,以“治沙、改土”为主的旱涝碱综合治理,配套实施“干、支、斗、农”四级田间水利工程建设,拓宽改良治沙的投资渠道,涵了水源,增了资源,储了财源。仅今年入冬以来,这三个乡镇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900多亩。
环境改善了,风沙减少了,农民得到了实惠。在石灰窑村,村民张东志在绵绵的沙丘上造林300亩,使这里有了一簇簇、一片片新绿,一行行碗口粗,三四米高的速生杨等树木,像一道道绿墙,郁郁葱葱。张东志兴奋地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每亩160棵速生杨,每棵树100元,三年后收益高达480万元。
据了解,中牟县6年来共改造中低产田6.3万亩,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赢。2007年与1990年相比,该县粮食亩产从254公斤增加到341.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9元提高到3499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7.9亿元,占郑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