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河南博物院 万张参观券免费送“的哥”
中原文化亮点频闪
哈里·波特命运 尘埃落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原文化亮点频闪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唐 强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12-25  来源: 郑州日报  
  嵩山少林寺
  河南艺术中心
  舞蹈《牵手》
  2007年的日历即将翻到最后一页,纵观这一年的中原文艺界,没有翻天覆地的巨变,也并非波澜不惊、“海棠依旧”。从年初到岁尾,回首一桩桩文化事件中的亮点,却有了新的发现:正是这些悄然改变着郑州文化面貌的事件的发生,才使得省会文化事业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步、一天天地繁荣美好起来……

  ●亮点一 嵩山申遗

  2007年8月20日,河南省政府正式向国家文物局递交了嵩山古建筑群2009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9月中旬,国家文物局把嵩山历史建筑群中、英文文本递交联合国遗产组织。目前,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上榜理由:嵩山历史建筑群位于中岳嵩山及其附近,包括汉三阙、中岳庙、观星台、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和会善寺等8处11项历史建筑,是中国历史建筑的杰出代表。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在这些东汉、北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民国的历史建筑中得到生动体现。嵩山历史建筑群时间跨度之长,种类和数量之多,举世罕见。

  “世界文化遗产”既是一项荣誉,也能为文化遗产带来实际帮助: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自然景观,不分国籍,都受到联合国成员集体保护,战争情况下不得列入攻击范围;联合国将为这些“遗产”提供专家、技术、仪器等帮助;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嵩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亮点二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4月19日,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举行,来自省内外、国内外的华人华侨、海外同胞、外国友好等两万多人参加。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向黄帝像敬献花篮,并点火上香。今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主旨上突出了“和谐中原、和谐中国”的主题;内容上较去年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集中展现了古老的黄帝文化和独特的中原文化。

  上榜理由:根据历史传说和专家考证,新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新郑黄帝故里拜祖活动始于1992年,至今已经举办10余次,在全球掀起了华人拜祖热潮。新郑黄帝故里也由此成为炎黄子孙心目中的拜祖圣地。

  ●亮点三 新增9个重点项目

  7月13日,郑州市文化建设工程指挥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我市文化建设工程充实调整至30个。其中新增的9个项目为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黄帝故里修缮扩建、《快乐星球》电视剧和拍摄基地建设、嵩山文化研究、打造舞剧《云水洛神》、郑州广电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上市、郑州新华书店图书发行网点建设、黄河碑林建设、大河宠物文化公园建设等。商城遗址公园、黄帝文化苑和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还被列入我市20个重大建设项目。

  上榜理由: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八大古都之一,文化资源丰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郑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亮点四 河南艺术中心落成

  11月29日晚,河南艺术中心举行落成庆典。河南艺术中心2003年12月奠基,总投资近10亿元,总建筑面积7.7万多平方米。艺术中心主体由1800席大剧院、800席音乐厅、380席多功能小剧场以及美术馆、艺术馆五大部分组成,可满足大型歌舞、大型交响乐团演出等多种艺术活动需要。

  上榜理由:河南艺术中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投资规模最大、设计水平最高的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是河南省倾力打造的标志性文化工程。艺术中心建设运用了27项全国首创的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全国同类文化项目建设史上的新纪录。大剧院的舞台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舞台机械装备,具有升降、侧台对开、后舞台旋转等功能,能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视听效果。

  ●亮点五 《快乐星球》叫响全国

  7月18日,《快乐星球》第三部首播,再次在全国观众中赢得好评如潮。此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先后作出批示,对该剧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李长春、刘云山还分别于6月7日、4月6日来到《快乐星球》拍摄基地视察。

  上榜理由:郑州出了个《快乐星球》,这是让所有郑州人都觉得骄傲自豪的事情。正是在2007年,《快乐星球》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机,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和肯定。《快乐星球》的播出不仅创下了收视率新高,更可贵的是为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探索了新路子:以《快乐星球》电视剧为核心,《快乐星球》同名图书、漫画、音像制品、儿童营养食品等衍生产品相继问世,一个多产品、跨行业、立体交叉的“快乐星球”产品链正在形成,并在全国少儿观众中掀起了一股强大持久的“快乐风暴” 。

  ●亮点六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开演

  作为中国北方首个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自4月17日正式开演以来,共演出210场,接待观众约20万人次,总收入1500万元。

  上榜理由:观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就是一次中国文化的“朝圣之旅”。《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演绎和谐中原文化为主题,以深度挖掘禅宗和少林武术资源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演艺业和旅游业的共生共赢、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的新模式。观众普遍认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对嵩山文化、少林文化的推陈出新,是目前国内实景演出的扛鼎之作,也是继电影《少林寺》、舞剧《风中少林》之后对嵩山文化旅游的又一次拉动,推动了全省演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亮点七 郑汴合作《清明上河图》

  11月26日,由郑州歌舞剧院、开封歌舞剧院联合打造的大型原创歌舞剧《清明上河图》在开封市东京艺术中心正式公演。

  上榜理由:青春版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是郑州市歌舞剧院和开封市歌舞剧院“强强联手”、进行资源整合的结晶。而郑州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作为演出代理公司,将郑州歌舞剧院的精品剧目《风中少林》与《清明上河图》进行捆绑经营,到国内大中城市及海外进行巡演,则为我市歌舞剧院推精品、闯市场探出了一条新路。

  ●亮点八 “国家宝藏”特展

  12月7日,“国家宝藏——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特展”开展。此次展览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宝省亲”——很多播迁在外的国宝归乡展出;另一部分为“国宝汇聚”,展出能够代表各地特色的国宝。展览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形成了新的文化热点和文化现象,截至目前接待的观众超过5万人次。

  上榜理由:河南博物院成立于1927年,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是我省展示灿烂古代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替代的窗口和阵地。此次“国家宝藏”特展是全国各地文博单位文物精品的首次汇集,展出的每一件国宝都是当时工艺水平与文明程度的真实体现。

  ●亮点九 双人舞《牵手》

  4月20日,由郑州市群众艺术馆的赵力民历时两年创作完成的残疾人舞蹈《牵手》参加了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总决赛,这是央视舞蹈大赛举办以来唯一入选的残疾人舞蹈作品。失去右臂的马丽和失去左腿的翟孝伟通过肢体语言,将《牵手》的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牵手》感动了评委和现场观众,以99.17的高分获得本届舞蹈大赛银奖,成为今年舞蹈大赛最大的亮点。11月2日,马丽担任刘德华巡回演唱会北京站表演嘉宾;12月24日,马丽受邀做客韩国SBS电视台王牌娱乐节目《明星王子》新年特辑的录制。

  上榜理由:马丽从小拥有舞蹈梦想,在因车祸失去右臂后仍然没有放弃对舞蹈艺术的追求,并连续获得两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的金奖,开残疾人参加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先河……马丽和翟孝伟通过自己对舞蹈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使世人再次体会到:活着,可以很精彩。

  ●亮点十 文艺作品频获大奖

  7月23日,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在北京揭晓。我省共有包括话剧、戏曲、音乐剧、情景剧、戏剧电视和电视连续剧在内的18部作品荣获金奖,我省剧作家陈涌泉创作的《风雨故园》继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后再获殊荣,名列戏曲金奖第一名。

  9月29日,2007年荣获全国性文艺大奖暨“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表彰大会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受到表彰的有:荣获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电影《村官李天成》、电视剧《快乐星球》、戏剧《程婴救孤》及舞剧《风中少林》,入选作品奖的电视剧《荣誉》和《任长霞》、戏剧《村官李天成》和《飘扬的红丝带》、歌曲《春天的声音》、广播剧《大海潮》、文艺类图书《大秦帝国》等11部作品;荣获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村官李天成》等两部作品;荣获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任长霞》、《快乐星球》等两部作品;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文化(文艺)栏目”称号的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

  11月20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落下帷幕。河南省豫剧一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豫剧《常香玉》一举夺得文华大奖、“观众最喜爱剧目”奖,常香玉扮演者李金枝被评为“观众最喜爱演员”。郑州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获得文华新剧目奖。

  上榜理由:获奖不是创作的目标,但绝对是艺术家们创作的动力。2007年省会艺术家获奖的人数、奖项和获奖内容,涉及面广,分量足。“沉甸甸”的奖杯捧在艺术家手里,甜在河南人民的心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