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一部族谱揭开伟人祖籍谜团
70岁老人守护毛主席纪念亭24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70岁老人守护毛主席纪念亭24年

中原网  日期: 2007-12-27  来源: 郑州日报  
  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
  毛主席视察井
  核心提示

  1958年8月8日,毛主席视察了商丘县道口乡(现为双八乡)黄楼村,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视察,在视察地建起了纪念亭和纪念堂。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念亭和纪念堂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场面。1983年开始,双八乡聘请李西坤守护纪念亭,他一看就是24年,保证了纪念亭没有继续遭到损坏。近日,记者采访了70岁的李西坤。

  

  毛主席视察地

  建起纪念馆、纪念亭

  

  毛主席生前先后20多次来河南,最早的一次是1918年,他坐火车去北京,因为路坏了,在许昌停留3天,这是毛主席1953年2月16日来河南视察时自己说的。他最后一次来河南是1971年8月17日巡视南方途中。

  1958年8月6日晚上9时,毛主席从河北省到达新乡市,先后视察了新乡县东风人民公社王屯村、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许昌地区的襄县郝庄、三里沟乡后梁庄、长葛县宗寨村。8月8日下午3:20到达商丘,视察商丘县道口乡黄楼村“七一”试验站的红薯、水稻、高粱等试验田庄稼生长情况,同社员、干部进行了交谈。

  毛主席视察走后的第二天,商丘县道口乡政府决定以毛主席视察的日期作为乡的名字,把从前的道口乡改为“双八乡”,即8月8日。

  在1968年毛主席视察10周年时,当地政府在视察现场建起了纪念亭和纪念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上面写着10个金黄大字:“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

  纪念馆对门是纪念亭,说是纪念亭,其实是5间有点像毛主席老家韶山故居的房子,纪念亭门前的井前树立了一块水泥牌子,上写:“毛主席视察井”。

  

  村民念念不忘毛主席视察

  

  住在纪念馆大门口小房子的五保老汉叫黄诗云,今年83岁,是毛主席视察时的“中华第一合作社”的会计,因为老伴去世、闺女出嫁,身边无子女,被村里安排到这里居住。

  据黄诗云老先生讲,当年毛主席来的前3天,县里就召集他们合作社的干部去开会,说最近有中央领导要来,要他们回去打扫一下卫生,把各方面工作做好,各自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我是会计,工作岗位是会计室,听说毛主席来,我也不敢出去,一旦毛主席来会计室,没有人咋办?谁知道他没去,我也没有见到他,这让我后悔一辈子呀!”

  今年8月8日是毛主席视察黄楼49周年纪念日,黄诗云购买笔墨纸砚写了一些标语贴在大门上、树上,标语内容是:“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毛主席,黄楼群众怀念您”。他说:“李德生、杨得志、费孝通都来这里参观过。去年9月21日毛新宇和他夫人也来过,他要把他爷爷去过的地方都去一趟。”

  走进纪念馆,对门是一尊毛主席塑像,靠墙壁是巨幅毛主席画像。左右展室墙壁上是毛主席视察时的放大照片、画像,还有毛主席家人的照片以及毛主席生前各个时期的照片。

  与毛主席握过手的村民杨光福今年79岁,他多年来胸前一直挂着毛主席像章,回忆起当年和毛主席握手的情景,他十分激动地说:“当时我在井下打井,听说毛主席来了,我赶紧上来,手上的泥也没顾上擦。我上来时,毛主席正准备上车,我赶到车前,毛主席回头和我握手,给毛主席握手的老百姓就我一个人。”握手后,他7天都没有洗手,不少人来握他的那只手,“文革”时,红卫兵也来握他的手。“毛主席来时,是3辆轿车、3辆吉普车,没有警察和保卫人员,不像现在一个县委书记出去也是警车开道。”

  他老伴讲,毛主席握手让他幸福了一辈子,他经常做梦梦见和毛主席在一起。毛主席逝世时,他伤心得两天都没有吃饭。

  

  李西坤守护纪念亭24年

  

  纪念馆有高墙大院,安装了大门,一般没有人进入。而纪念亭是没有院墙的房子,“文革”结束不久,那里成了大家堆积秸秆的公共场所,怎么办?这成了黄楼村支书的一块心病。

  上世纪70年代,洛阳地区的偃师县是河南省农业的一面旗帜,小麦专家刘应祥在那里培养了一批小麦技术员,全省各地纷纷到偃师邀请小麦技术员。李西坤是刘应祥的得意门生之一,他先后被6个县邀请去传授小麦种植技术。1978年,他被商丘县邀请去当小麦技术员,小麦工作队驻扎在双八乡黄楼村。作为县里邀请的“专家”,他每个月的工资是53元,这在当时属于相当高的工资。1983年实行土地承包,他随之下岗,失去了工资收入,老婆远走高飞。他只好把户口迁移黄楼村,村里给他分了1亩地,但住的地方成了问题。

  正为毛主席纪念亭没人看护发愁的村支书对他说,纪念亭没有人看管,亭内经常有人堆放杂物,你就去住那里,这样解决了你的住房问题,也有人看护纪念亭,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大半辈子受毛泽东思想教育的李西坤欣然答应了这一好事。

  答应村支书后,他就将亭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带着铺盖卷住了进去。这一住就是24年,一住就住到他今年70岁。由于他的看护,纪念亭前的路上一片树叶也没有。

  他每天早上一起床,就会拿起扫帚扫地,将院子打扫干净。纪念亭前的水井早就不用了,水井旁边树立着红底黄字“毛主席视察井”水泥牌子,他把牌子擦拭得干干净净。平常有人来参观,他就自觉担当讲解员,把他了解到的毛主席视察时的情景讲给人们听。

  

  要守护纪念亭到老

  

  几年前,修公路占了他赖以生存的1亩地后,村委会每年给他630元作为粮款(今年涨到700元),加上他争取到的最低生活保证金每月80元钱,靠这些钱维持生活。“多年来,我一年到头主要吃面食,就那一点钱,现在啥都涨价,我连青菜也不敢买,就过年时吃一次肉。平常生病我都是抗过去的。”他声音颤抖着说,深信毛主席会保佑他。

  他住在纪念亭里屋,寒冷的冬天,他的床上铺着薄薄的被子,盖的是比大衣厚不了多少的两条旧被子。问他冷不冷,他无奈地回答:“反正不暖和,不过已经习惯了,冻冻身体结实!”纪念亭没有电,他向乡政府反映后,去年才给通了电,因为没钱,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用的,11个月才用了7度电。他惟一的家用电器是一个老掉牙的收音机,这不仅是他夜深人静时的伴侣,也是他了解国内外大事的惟一渠道。

  记者问:“你为什么不在附近打个零工挣一点钱贴补一下生活?”李西坤答:“我害怕一旦我离开,有人来破坏咋办?虽然吃不好,但也饿不死,总比旧社会强。”“只要我能动弹,我就在这里看护纪念亭。”

  采访结束时,他佝偻着身子送记者到公路边,他欣慰地说:“明年是毛主席视察黄楼五十周年,听说政府要大修纪念亭。如果能将纪念亭恢复原貌,那来参观的人就有看的内容了!”

  本报记者 赵国锋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