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想学一门乐器。小时候,我有个邻居小提琴拉得极好,只要一闲下来,他就独自在家里练琴,把声音压得低低的。有次,我听他拉《梁祝》,觉得和电影《洪湖赤卫队》里的曲调很像,就问他拉的是不是《洪湖水,浪打浪》。他停住了琴声,怔怔望了我半天,脸上的表情很怪异,或许是悲哀,或许是同情,抑或两者兼而有之。隔了许久,他才摸着我的头告诉我,这是《梁祝》。邻居当时看我的那种眼神却深深刺激了我,我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学一门乐器,可以在他人面前一露身手。
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剧《霍元甲》中的那首旋律激昂的主题曲,一度非常流行。有次我听人用二胡拉这支曲子,惊奇地发现,竟然完全是另外的一种味道。乐曲如泣如诉,延绵如丝,凄凉得几乎使我掉下泪来。我当即决定学二胡。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俗话说:“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指的就是胡琴这一类的乐器很难学,或者说是难于精通。当时我既无学习条件,也无人指点,只能是将这个愿望保留在想象中,热情也因而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读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会拉手风琴,每当学校有文艺表演,他的手风琴独奏都是压轴节目。主要是拉前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喀秋莎》,拉起来似模似样,颇有些小布尔乔亚韵味,令人悠然神往。然而,在打听了手风琴的价格之后,我又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我看了一部具有励志意义的香港电影《鼓手》,由刚入娱乐圈不久的张国荣饰演的主人公,手舞足蹈地将一排大大小小的鼓和钗,敲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我脑子一热,顿时又对打鼓产生了兴趣。但就当时的条件来说,这更是一个无法企及的梦想,只是具有想象的意义,并无实现的可能。
时光匆匆,年少时的梦已经渐行渐远。也许我将来老了,每天到公园里与一帮同龄人为伴,拉着京胡唱小曲的时候,才能得以实现这个曾经有过的梦想。亦或许,我始终就是个想法多,实践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