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2007地方公共决策榜出炉
2008 世界向中国行注目礼
今年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的悬念
大型招聘会里传出的叫苦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2007地方公共决策榜出炉

中原网  日期: 2008-01-09  来源: 郑州日报  
  由决策杂志社、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主办,新浪网提供独家网络支持的“2007地方公共决策系列评选”日前揭晓。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信阳市委书记王铁等十位地方领导入选“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太湖水危机、厦门PX项目等公共决策事件被评为“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幸福江阴实验、温岭参与式预算试点等入选“十大地方公共决策实验”。

  2007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

  1.李春城:成都领航者

  2.王铁:铁腕禁酒

  3.夏德仁:“全球”大连

  4.魏文彬:超女教父与电视湘军

  5.赵超英:开创青县模式

  6.王振伟:土坯房里的书记

  7.宋文豹:引领宜都提速

  8.成锡峰:从提案大王到博客市长

  9.陈林:博士后市长的改革情结

  10.许兆君:国有林区“小岗村”试验

  2007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

  1.太湖水危机   

  2.重庆“钉子户”

  3.厦门PX项目  

  4.兰州牛肉面限价令

  5.“脱缰”普洱茶

  6.洞庭鼠患

  7.株洲电视海选女干部

  8.山西“粮神殿”

  9.邳州书记返乡

  10.稷山文案

  2007十大地方公共决策实验

  1.幸福江阴实验

  2.温岭参与式预算试点

  3.乐清“广场政治”

  4.深圳事业单位改革

  5.绍兴试点强镇扩权

  6.北京廉价公交风暴

  7.重庆试行“立法回避”制度

  8.沙县小吃办十年推手

  9.青岛平衡记分卡

  10.马鞍山医保模式

  一边是法制意识日益觉醒的“庶民”,一边是亲民意识逐步强化的政府,当两者一并放在巨大的舆论“压力锅”中,到底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结果?对话、协商、互动、妥协,这些蕴含着柔性治理特征的产物,无疑成为2007地方公共决策的一笔财富。

  2007年12月13日、14日,由摇号产生的100名市民代表,参加了厦门PX项目环境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自年初开始发酵的汹汹舆情终于在年底找到一条制度内的表达渠道。

  建还是不建?长达一年之久的厦门PX项目之争俨然成了一部“未完待续”的年度大戏,在这场利益博弈中,政府、企业、意见领袖、普通公民以及厦门城外的观察家,各路利益相关者的角力将决定这一公共事件的最终走向。厦门地方决策者面临舆情压力首先来自于网络。

  12月8日晚9时许,厦门市民发现,市委主办的厦门网在醒目位置推出了题为“倾听民声科学决策网络公众参与活动”,一些市民当即对PX项目建设投了反对票。

  次日晚10时,短短25个小时内,厦门网就有5.5万票反对建设PX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支持票只有区区3000多。细心的市民发现,10时以后,投票通道已经关闭;10日下午4时,投票页面突然消失。网络公众参与活动为何戛然而止?面对市民质疑,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技术故障和程序漏洞。

  其实,早在2007年五六月间,另一种传播手段也曾经给厦门官方带来过巨大压力。市民互相转发同一条手机短信,表达对当地政府建设高污染的PX项目的不满,并直接导致该市最大的化工项目建设搁浅。如今,“网络政治”、“手机政治”等概念层出不穷,民意表达和传播压力均在指尖轻松制造,但是对此浑然不觉者何止厦门一地。

  10月末,在距离厦门千里之遥的苏北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网络上几张“书记荣归”的照片,一举颠覆了他既往的公众形象。

  2007年,地方公共决策者已经充分领教了新的传播手段带来的压力。关键问题是,大家都做好准备了吗?显然,想让地方决策者对“网络政治”的千钧之重具有足够的警觉,需要给他们及时补课。2007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对地方官员来说,这样的学习或许更为迫切。         据《决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