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中国期市步入“黄金”时代
保质期内也会变质?
沪深股市流通市值突破10万亿元
上海车牌拍价 新年大幅下跌
个性化陶瓷工艺品吸引眼球
年三十放假捧热“年中饭”
发票违章举报 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汽车产销 去年突破800万辆
网上购年货 有喜也有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保质期内也会变质?
记者调查发现其中“秘密”
中原网  日期: 2008-01-14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秦华)“前几天在超市买了一些散装的蜜枣,今天吃发现味道变得又酸又苦。距离包装袋上显示的保质期还有一段时间,怎么就变质了呢?”昨日,市民陈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大中型超市发现,部分超市存在将散装食品的购买日期标注为生产日期的现象,这将造成散装食品保质期内无法保质的情况出现。

  记者昨日走访了嵩山路某大型超市,发现干果、蜜枣等散装食品的包装袋上显示的生产日期均为“2008.01.13”。“这些话梅是不是今天生产的?”面对记者的疑问,工作人员只含糊地回答:“是今天放到柜台上的。”而当记者再问为什么不在包装袋上打上话梅的真实生产日期时,工作人员说,这些散装话梅的生产日期本身就不统一,无法在包装袋上标注。

  记者又来到汝河路某超市,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给盛装干果的器皿里补货,新的干果把原先剩下的干果压在了下面,然后,工作人员又从中盛了一些干果放在小包装袋里,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也均显示为昨天。记者提问:“旧的干果老被压在下面,消费者买到时可能已经过了生产日期好几天,这样包装袋上显示的生产日期根本不正确,保质期也不准确。”对于记者的疑问,工作人员避而不答。

  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世纪联华超市一位值班经理,他告诉记者,超市散装食品目前实行“先购进先出售”的原则,但是也难保有些散装食品售出时已经出产几天,因此,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并不准确,有可能造成散装食品在标注保质期内无法保质的情况发生。而对于《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明确规定的“由生产者和经营者预包装或分装的食品,严禁更改原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他表示,大多数超市还未将规定实施到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