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优秀唱段将进小学课程
第三届中国网络音乐节闭幕
图片新闻
于丹在香港“阅读经典”
孙红雷赵宝刚联手 打造《落地,请开手机》
马兰获“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黄健翔签约湖南卫视
蒋雯丽签名售书 资助艾滋病致孤儿童
陈奕迅容祖儿“最受欢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刘长瑜绿城谈戏曲:
优秀唱段将进小学课程
本报记者 李 颖 文 唐 强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8-01-14  来源: 郑州日报  
  提起刘长瑜,人们自然会想起《红灯记》的小铁梅。这个风靡一时的舞台形象,曾使刘长瑜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那时,她的红火程度令今日任何一位明星都望尘莫及。

  昨日,在省豫剧一团实验艺术团郑州汇报演出新闻发布会上,作为艺术团的特邀艺术顾问,刘长瑜特地从北京赶来郑州,戴着一条红围巾的她对戏曲艺术面临的冲击、人才培养等问题侃侃而谈。

  学戏必须吃苦

  “河南是戏曲大省,有着丰富的戏曲艺术资源和人才储备。”刘长瑜说,戏曲艺术一定不能丢失了自身的个性,豫剧亦是如此。作为演员,一定要努力汲取自己剧种的精华,学习前辈艺术家,创造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河南省豫剧一团实验艺术团演员的平均年龄还不足18岁,但已经走过多年艰苦学艺之路,在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方面达到了一定水准,并先后排演了《五世请缨》《三哭殿》《抬花轿》等20多个传统戏曲、现代戏和折子戏。

  说起自己曾手把手指导过的这些孩子,刘长瑜恳切地说:“吃不了苦学不出来啊。”“这个团的娃娃挺刻苦。现在有不少学校因为收了家长学费,似乎老师就得哄着孩子去练功,你们不知道过去学戏的孩子大多是穷苦出身,老师严厉着呢,比如练空手翻,两边给你摆上钉了钉子的木板,你得从中间一条窄道里翻过去,要是歪了,手就直接摁钉子上了。”

  排好戏要团结大家力量

  如今,这个年轻的艺术团精心准备了3台演出,16日至18日在香玉大舞台与观众见面,分别是《杜鹃山》、《朝阳沟》和一台折子戏专场。

  《杜鹃山》是京剧样板戏,这次汇报演出将移植为豫剧,但考虑到京剧道白更加激昂慷慨,为了符合艺术要求,演出时仍采用京白,但唱腔回归豫剧。这样的创新是否被看好?

  刘长瑜淡淡一笑:“这个戏有一定难度,京白对仗押韵,如果一下子变为方言,怎么体现它的魅力还真是值得探讨,样板戏的移植还需要我们多揣摩多推敲。”

  说起排戏,记者问到,艺术眼下空前繁荣,每个剧团都在排新戏,但为什么给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多,刘长瑜说,戏曲艺术难度很大,谁也学不完,只有把集体的智慧凝聚在一起才能成为精华。可如今不少导演关起门排戏,”刘长瑜说,“要排出耐人寻味的好戏,需要大家的智慧。”

  戏曲进校园指日可待

  刘长瑜针对目前晚会上戏曲变戏歌的现象特别不满意。她说:“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专利’,是别的国家没有的,也学不来,我不反对各个艺术门类间相互取长补短,但我反对生搬硬套,拿来就用。现在不少戏曲节目又歌又舞又唱,一听既像民歌又像戏,传统的精髓却丢掉了。”

  “前几年统计我们的剧种还有300多个,去年统计就剩200多个了,无论京剧还是豫剧,每个剧种可以吸收别人的优点为自己所用,但千万别混为一谈,丢掉个性。”

  “我并不反对外来的、健康的、年轻人喜欢的艺术形式,可千万别冲击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媒体能够多关注、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

  记者追问,如今舶来的艺术形式严重冲击戏曲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现状能不能改变?刘长瑜说:“其实国家在关注这个问题。我所在的国家京剧院日前已经接到通知,从优秀的戏曲唱段中找出12段来,不分行当,这12段唱腔将进入小学的音乐教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