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担保集团 解融资难题
如何整合郑州担保机构,构筑大担保格局,进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日前召开的郑州发展改革会议传出消息,我市将规范发展担保业务,组建担保集团,壮大现有担保机构。
据了解,市政府正在酝酿以郑州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为基础,对县(市)、区几家担保机构实施整体或部分重组,分步骤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郑州中小企业担保集团公司”。通过财政资金参股、开发银行贷款、吸收社会资金等多元融资方式,最终构筑担保大体系。按照初步设想,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将以资本为纽带,共同组建担保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将吸收合并现有担保机构,下设参股或控股公司,建立明晰的公司管理制度。各县(市)、区成立的担保子公司或分部主要支持辖区内的龙头企业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按照测算,若该集团公司股本达到10亿元,单笔担保额度可达1.5亿元,年担保额可达50至100亿元。如按年担保额60亿元测算,约可使GDP新增180亿元,新增就业25万人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组建担保集团公司,将集中担保资金,充分发挥信用担保业的放大效应,增强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的主动权,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也将得到有效破解。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由于银行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大批中小企业要通过担保实现融资。而郑州担保业却存在着规模偏小、资金分散、信用等级偏低等重重“瓶颈”。如何整合全市担保资源,构筑大担保体系?目前,我市正在筹划以郑州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为基础,通过对各县(市)区担保公司实施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郑州中小企业担保集团。
中小企业融资难亟待解决
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难题是什么?记者昨日登陆中国中小企业郑州网,发现在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等多项选择中,选“资金短缺”的占30%左右,名列首位。
多个中小企业的发展轨迹也成为该结果的有力佐证。
2003年,在高低压配电设备市场高歌猛进之时,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却因缺少发展资金,只好眼睁睁看着机遇擦肩而过。从2004年起,通过郑州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做担保,该公司获得多笔贷款,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品由低端走向中高端,效益连年递增。目前,“索凌”资产过亿,成为河南省电气领域的骨干企业。
郑州领袖服饰有限公司旗下的“梦舒雅”品牌已享誉全国,但该公司在2004年同样遭遇过融资难。据该公司财务总监王云峰介绍,当时,该公司和多个银行谈过融资,但都因资产规模、股权结构等原因被拒之门外。2005年底,郑州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主动找到该公司,为其提供500万元贷款担保。2007年,又为其提供1000万元贷款担保。“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期,是郑州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我们雪中送炭。”王云峰感慨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相当漫长艰辛,多数银行考虑到资金风险,更喜欢“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目前,多家银行贷款门槛很高,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实现直接融资。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门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我现在最发愁的是钱贷不出去,因为符合我们贷款条件的公司太少了!”不言而喻,其背后是大量中小企业被挡在银行高高的贷款“门槛”外。
郑州担保业规模偏小
直接融资不行,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实现融资这条途径可行吗?调查中记者发现,郑州担保业存在散、弱、小等问题,迫切需要发展壮大。
目前,省会担保公司约有40余家,除郑州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具有政府出资背景,注册资金2.71亿元外,其余资金规模均较小。郑州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注册资金2.71亿元,是郑州唯一一家由市级财政出资成立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在郑州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街区,中牟、巩义、新郑等县(市)、区,由财政投资参股的担保机构有6家,除个别公司开展担保业务外,多数公司举步维艰。
业内高层人士分析,目前,郑州担保机构存在规模偏小、资质欠佳、信用等级偏低等问题。按照银监会规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应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才能与银行开展融资担保业务。为此,市内多数银行在放贷时更倾向于选择抵押贷款。
即便是注册资金2.71亿元的郑州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依然面临着资本金偏小、单笔贷款担保余额低等问题。2007年,该公司为全市114家中小企业、12个政府融资项目及4000多名下岗职工提供10.16亿元的融资及其他信用担保服务,同比增长2.23亿元。尽管这是我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中首个年担保业务额突破10亿元大关的企业,但与郑州庞大的中小企业队伍及民营企业发展的巨大资金缺口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郑州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单笔贷款担保余额最高超不过4000万元,这对扶优扶强、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建设等大笔投资显得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