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3  4  
PDF 版
文化大餐送竹林
爱心,在这里传递
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普通 ”获救
巩义发现全国罕见贴烙壁画
去年财政收入首破15亿元
杀人疑凶落入法网
新密涌现百对“科技鸳鸯”
中牟连续17年 夺得“红旗渠精神杯”
再入全国优秀 全省县级第一
新密“科普之冬”惠及农民
中牟九成行政村通公交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一起悲剧引发连锁反应,荥阳崔庙镇31名孤儿被镇干部一对一“认养”。他们承诺:无论人员如何变动,都不会让孩子失去依靠——
爱心,在这里传递
本报记者 谢 庆 通讯员 赵希金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8-01-17  来源: 郑州日报  
  新“父母”领着孩子们在医院体检。
  父母相继离世 孤儿牵动人心

  今年1月10日,因丈夫耿木林于2007年11月在车祸中丧生,荥阳市崔庙镇石井村耿家组的赵巧兰无法承受家庭重负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其丈夫坟前服毒自杀。赵巧兰死后,留下两个儿子,大儿子耿城帅今年14岁,在崔庙镇中学七年级上学,小儿子耿少杰才6岁,在翟沟村小学上一年级。一个多月里,耿城帅、耿少杰的父母就双双离去,弟兄俩只有暂时寄养在邻居家生活。

  突然出现的两个孤儿让身为镇党委书记的徐建慈为之一震:这两个无辜的孩子怎么办?简单的救济能否让他们健康地长大成人?镇辖区内是不是还有类似的孤儿?经过与镇长王明俊商量,一场全镇范围的调查摸底行动展开了。

  经过摸底调查,全镇共有31名类似的孤儿。

  让孤儿也能享受父母之爱

  根据调查摸底所掌握的孤儿现状,该镇党委政府作出决定,要对这些孤儿实施“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参与帮扶的人员是镇机关中层以上至镇党委书记,帮扶的资金由每位干部自掏腰包。为此,崔庙镇党委、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在全镇开展孤儿帮扶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帮扶的重点是对孤儿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帮扶,保证孤儿有人教育、有学校就读、有基本生活保障。目标就是让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同父母健在的孩子一样,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病能得到救治。凡崔庙辖区的、年龄从刚出生到成年的孤儿,均纳入救助的范围。

  31名机关干部郑重承诺

  为了保证31名机关干部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帮扶职责,镇党委政府制订了承诺书,从书记镇长到中层干部,都在承诺书上签字作出保证。保证书一式三份,一份存档,一份交给帮扶对象保存,一份自己保存。承诺人必须保证对自己的帮扶对象做到四个方面:思想帮扶、生活帮扶、教育帮扶和医疗帮扶。

  同时,该镇还建立了帮扶工作情况通报制和帮扶档案,每季度公布结对帮扶情况。结对帮扶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干部年终政绩考核。为了帮扶的连续性和长效性,镇党委政府还在文件里制定了一个制度,在帮扶中间调走的机关干部,如果有条件和能力继续帮扶的可以继续帮扶,没有条件和能力的,由新任者接替。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该镇还倡导社会慈善人士收养或者寄养这些孤儿。

  新父母昨日开始尽义务

  昨天一大早,31名孤儿和他们的新“父母”一同来到了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全面体检。体检结束后,孩子们乘车参观了荥阳市区。这些几乎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随后,“亲情午餐”开始了,新父母与孩子们结对就餐,让孩子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1月10日,荥阳市崔庙镇一农妇因丈夫车祸身亡,在其丈夫的坟前服毒自杀,两个儿子顿时成了孤儿。这起悲剧在崔庙镇引起剧烈的连锁反应,全镇调查到的31名孤儿被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一对一“认养”。他们承诺,无论人员如何变动,都不会让这些孩子失去依靠,让爱心在崔庙镇一直传递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