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最近报道,沈阳市和平区一所中学的初二学生小宇在日记中说:“我们上语文课学《范进中举》了。老师在讲课时,下面就隐隐传出哭泣声,好几个同学和我一样哭了。”孩子们为什么会哭呢?因为“课文里说的那种世态炎凉现实中也存在,周围全是‘胡屠夫’这样的人。班上学习好的学生,老师爱护,同学也围着他们,犯了错老师也不批评。我呢,班里有什么坏事老师都赖我,同学还乱告状,全是‘胡屠夫’,甚至包括家里人。我要是考第一,你看吧,他们全都变样!”(见《新民晚报》2008年1月11日14版)
不要以为这仅是一个学生的日记,未免有些偏激、片面,实际上这篇日记反映出了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学校里如何真正体现教育公平,如何关心每一个学生?那种以分数取人,歧视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一味围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转的模样,确实颇像《儒林外史》中胡屠夫的势利嘴脸,而且这种现象在如今的一些学校中越演越烈,越来越“天经地义”了。不仅在初中,甚至在小学、幼儿园就很明显了。孩子的心是稚嫩而敏感的,特别是成绩落后的一些学生,更是在心灵上受到重重的伤害。应当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身上。不错,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集天下英才而教之”,桃李满天下,是教师向往的境界,因此对成绩好的学生有偏爱很自然。但是义务教育领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教师亟待增强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重要的职责不在于做挑选“千里马”的伯乐,而是做辛勤劳作的园丁,如《灌园叟晚逢仙女》中的那位秋翁,对每株花草都精心呵护,使花园里万紫千红。“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对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是教育思想的核心。单以成绩论高下是片面的,孩子的可塑性极大,成绩差些的学生日后未必不是优秀人才。正如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所言:“现在我们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对教师来说,喜爱成绩好的学生算不上什么本领,从心底喜欢和关爱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他们迅速赶上来成为优秀学生,这才是教师的天职和本领。
教材中选用《范进中举》,本意是想让学生们了解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是如何摧残人性的,却没想到如今学生们触景生情的首先是“胡屠夫”这个形象。这确实提醒了广大教师和教育界的领导,也提醒了广大家长,你们听到孩子们那隐隐的哭声了吗?如何才能让“胡屠夫”式的势利在学校和家庭中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