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中原车市
3  4  
PDF 版
上海大众志俊绿城亮相
奥运年 谁是车市强者
狮跑上市赢胜中原
赛拉图欧风激跃上市
领先半步定输赢
宾悦批量下线 江淮轿车生产基地落成
长安铃木-雨燕1.5炫酷亮相
你的第二辆车会选SUV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奥运年 谁是车市强者

中原网  日期: 2008-01-22  来源: 郑州日报  
制图/向莉

  本报记者 李 莉

  一汽-大众

  排名第二升至第一

  全国销量45.83万辆 增幅34%

  本地表现:郑州市销售9000余辆

  

  河南万通一汽总经理孙广泉:2007年一汽-大众销量突破45万辆,车型的商品力及厂家的营销力是其荣登销量冠军宝座的两把利器。在新车不断涌现的车市,“老将”捷达通过技术革新以20.11万辆的成绩成为国内唯一一款单一车型突破20万辆的轿车产品,再次夺得国内单一车型销量冠军;主力车型速腾以7.43万辆的销售成绩,成为中级轿车最有竞争力的车型之一,增幅达到惊人的111.7%;新品迈腾也凭借着领先的科技性能、鲜明的商务特性,迅速在中高级轿车市场站稳脚跟,月均销量达到近5000辆。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汽车合作伙伴,一汽-大众将迎来再攀高峰的又一绝好契机,而河南作为发展后劲十足的重点市场,也将获得厂家相关的政策支持。

  

  上海大众

  排名第三升至第二

  全国销量:44.58万辆 增幅31%

  本地表现:河南省销售18900余辆,同比增长33%;郑州市销售9000余辆

  

  上海大众华中市场副总经理耿少峰:与其他汽车厂家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车上市相比,2007年上海大众除了推出第二品牌斯柯达及年终的CROSS POLO之外,缺少新车型的支撑,但市场增长率仍然高于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长,在河南市场的销量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上海大众营销策略的全面转变,由原来的批售转为零售,由关注经销商转变为关注终端市场、关注消费者,在市场推广方面,也由原来的硬广告宣传为主转变为全面的网络营销,通过鼓励经销商开展多种多样的差异化市场推广活动,直接与目标消费者建立有效联系。

  根据上海大众2008年的奥运战略构想,上海大众系列新产品的推出将有效带动其市场占有率继续攀升,其中上海大众潜心开发达三年之久的拳头产品“Modell Y”车型更被寄予厚望,但考虑到奥运后可能会出现的市场热度消减,保守预计在中原市场,上海大众的增长速度将低于2007年,保持在22%左右。

  奇瑞汽车

  排名:稳居第四

  全国销量:32.15万辆 增幅24.8%

  本地表现:郑州市8200余辆

  

  河南中植销售总经理卢义峰:2007年奇瑞汽车全年任务完成率97%,这与奇瑞汽车在第四季度的战略调整有关,奇瑞汽车百万辆下线之后,宣布开始进入以“稳定价格、提升品质、改善服务、建设品牌”为内容的战略调整期,并相应推迟了新车上市计划,其重心由销量转变为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作为短期效应的“稳定价格”策略在四季度直接影响了奇瑞的销量,但同时带来的是奇瑞经销商盈利水平的上升和经营信心的增强。

  2008年奇瑞汽车国内销售目标为30万辆,有3款全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在调整战略上,奇瑞的营销模式将由过去的“又快又好”变为下一步的“又好又快”,由外延式增长变为内涵式增长,战略重点放在提升品牌、提升品质、提升客户满意度上,要用稳定的价格和全面升级的品牌、品质、服务来综合满足新一轮的消费需求模式。

  

  东风日产

  排名 第十升至第六

  全国销量:26.12万辆 增幅 33.6%

  本地表现:河南威佳汽车贸易集团全年销售逾1万辆

  

  东风日产郑州威达总经理黄彦超:从全新车型骊威、天籁·御系列、轩逸07款、骊威多能型加强版、08款TIIDA的先后上市,到广州车展上最新亮相的逍客,东风日产在2007年动作频频,为其“2的3次方计划”完美收官,同时也以更好、更全的产品系列赢得消费者。2008年是东风日产的“品牌建设年”,全年销售目标为34万辆以上,将继续完善五大车系的战略布局,“新技术”与“新车型”,将构成2008年东风日产的两大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此外,东风日产汽车金融公司的成立将进一步扩展其业务范围。

  

  长安福特

  排名 跻身第九

  全国销量:21.31万辆 增幅60%

  本地表现:河南天道全年销售逾3000辆,增幅50%

  

  河南天道总经理郎敏:2007年,长安福特实现超过60%的增长,远超同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其中主力车型福克斯全年销售12.50万辆,同比增长57%。对于中国市场,长安福特给予了高度重视,代表了福特最新“动感设计”理念的S-MAX与蒙迪欧-致胜2007年相继在国内与全球同步推出,并根据中国的道路状况、消费者习惯,对旗下车型做了技术上的提升,在节油性、动力性、性价比方面优势突出。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长安福特的品牌已经在市场稳稳立足,公众认可度迅速提升,消费者的口碑宣传为其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南京工厂投产之后,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的总体产能达到40万辆,为其继续高速增长提供了条件。今年,长安福特新福克斯、新嘉年华的相继投放将强力带动销售增长。

  

  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

  全国销量:3万辆

  本地表现:河南裕华上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全年销量500台,平均月销量80台左右

  

  河南裕华上捷总经理严建设:2007年是上海大众实施双品牌战略的第一年,斯柯达品牌的引入进一步丰富了上海大众的产品线,成为对上海大众有力的品牌补充,从销量上看,斯柯达在上海大众全年销量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全国销量在3万台左右,但对于一个进入中国仅半年的全新品牌单一车型来说,这种市场反应已经相当不错,但在品牌知名度方面,斯柯达还存在极大的上升空间。今年,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加上德系车慢热的特点,斯柯达明锐的市场潜力还有望进一步释放,新车型斯柯达法比亚多功能轿车的上市也将使斯柯达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

  (注:郑州市场销量数据由郑州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提供)

  核心提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07年中国轿车累计销量达到472.66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53.76%,同比增长速度达23.46%。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奇瑞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州本田、吉利汽车、长安福特和神龙。其中,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奇瑞汽车、东风日产、长安福特“提速”更为显著。

  那么,在上升势头显著的中原市场,轿车“十强”表现如何?高速增长的背后有哪些“驱动力”?面对已经拉开的奥运年车市竞争的大幕,它们将何以应对?记者带来了来自市场前沿的业内人士的深入解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