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我的博客生活
蜗居
“勿忘我”与“忘记我”
货币战争
年·年关·年夜饭
《求医先查己》
点鳌山的来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点鳌山的来历
朱永忠 卢玉根
中原网  日期: 2008-01-28  来源: 郑州日报  
  老郑州人都记得,以前欢度春节、元宵佳节时,除燃放鞭炮、挂红灯、舞狮、耍龙灯、划旱船、推小车、踩高跷等杂耍外,还有一项重要节目是点鳌山(灯火)、放焰火。《水浒传》第三十三回中讲述的“清风寨上居民……准备庆贺元宵,科敛财物,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六百盏花灯”,就是点鳌山的写照。

  此风俗是咋来的呢?据荥阳人士李文质等人讲述,据史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荥阳东北22公里处的仓头和马沟一带建立了一座大粮仓,地处黄河和济水分流处,将中原漕粮集中在此储藏起来,并由此输往关中和北部边陲。因仓库建在敖山上,故史称敖仓。秦始皇死后不久,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原六国遗臣也趁机造反,他们都想夺取敖仓以求发展。秦廷深知敖仓的重要性,四周筑城(史称敖仓城),派精兵悍将镇守。每到夜晚,敖山上灯笼火把密如星辰,非常壮观。如有险情山顶燃起焰火报警。四周各城守军打着灯笼火把鸣炮增援。此粮仓一直延续用到汉魏时期。后来人们闹元宵时,为了增添年味和热闹气氛,就仿照敖山昔日灯火满山、焰火四起、炮声隆隆的情景,用竹竿等物扎缚起大小高低不等的架子(假山),形状像大海龟,用红纸(布)装饰起来,挂满红灯笼,点燃起来,加之放焰火,鸣鞭炮,此景非常壮观,热闹非凡,在场百姓其乐无穷。此风俗习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