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26日,著名学者余秋雨来到郑州,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25日下午,在河南电视台第8演播厅,他以“世界视野中的中国文化与中原文化”为题,带听众畅游历史长河。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余秋雨纵论中华文化和中原文化,用精辟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讲述文化的脉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历史兴衰,同时提出:中原文化必须走创新之路。
什么是“文化”
现在大家都重视文化这件事情,但到底什么是文化?余秋雨说,很多人不清楚。
“去年我在北京,有四五个省的文化厅厅长对我说,余先生,请你讲一讲什么叫文化。”余秋雨说,文化说了那么多年,文化厅厅长都不清楚。这不能怪他们。“我们做文化传播的时候,经常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好像到处是文化,但最根本的东西没有抓住。“我们的文化总是那么多、那么杂、那么混乱。”他说。“我们现在担忧的不是谁都不讲文化,恰恰相反,担忧的是大家乱讲文化。”
一个多星期前,余秋雨陪同夫人、著名黄梅戏演员马兰赴美国领奖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也专门讲了文化的问题。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偏差,“这其实是由于我们传播的误会。”他说,有人以为考上大学就有文化;也有人以为一个不看电视、钻到书堆里的人就有文化;也有人认为,像中国古代帝王一样玩弄权术就是文化,“你看现在书摊上卖的畅销书,大多都是讲中国古代帝王是怎么玩弄权术、怎样制胜的。这会造成什么趋势、产生什么结果呢?”余秋雨作了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去年太湖发生的蓝藻,长蓝藻不是没有营养,而是营养过剩,蓝藻腐烂变成了污染。他说:“我现在非常担心,乱讲文化有可能产生文化蓝藻。”
什么是文化?余秋雨说,文化首先指的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人的痕迹。比如河洛文化、半坡文化。人的痕迹慢慢地体现出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取舍生活方式的时候,又体现出一种精神价值。这样,文化就结束史前文化阶段,进入到成熟时期即文明期。对于“文化”的概念,余秋雨做了一个简单的结论:“文化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也可以倒过来说,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中华文化是后起之秀
“我到美国去演讲,他们总有一些想法,说你们中国的学者到这里来,经常会讲你们地大物博,讲你们中国文化是最悠久的,这完全不对,我们听来不符合事实。”余秋雨的这番话令现场一些听众有些许震动。
“我们听到中华文化不算太早,可能有点伤心,但是我们必须接受。”余秋雨说,“在全人类的古代文化当中,中华文化是后起之秀。”
比我们更早的文化有哪些?“伊拉克那个地方是人类古代文化最灿烂辉煌的地方。”余秋雨引用周杰伦一首歌的歌词:“‘3700年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句一点都不错,那个地方3700年前就出现了世界上最完整最辉煌的一部法典,比中国成熟得多。”西方文明有个说法,叫全世界的文明只有一个起源,这个起源是巴比伦,就是现在的伊拉克。
此外,现在巴基斯坦所在的印度河文明也比中华文明要早得多。比中华文明早的还有古埃及文明。余秋雨说。
我们讲悠久的历史的时候要当心,不要把自己说成“最”。但是我们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当这些古文明全部衰落的时候,只有我们还在,我们起来得比较晚,但是我们是唯一活下来的、最长寿的文明,这很了不起!” ”
中华民族是多种生命的组合体
余秋雨在讲座中告诫听众:不要遗忘我们历史上真正的黄金时代——唐代和宋代,不要忘记少数民族的力量,不要犯大汉族主义。
余秋雨认为,大汉族主义确实有个大问题,“我们一定要用一种非常宽容大度、非常辽阔的眼光来看我们的中华文化,不要单纯地切割来看、狭隘地看。他说,中华民族就是靠与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结合,而通过他们又和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相结合,才得以发展壮大。
中华文明是多种因素结合,有很多重要人物、很多重要事件发生在我们这儿,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一定要非常大气,作为中原人,我们是证人,一定要以非常平稳的态度,不要老讲我们了不起。
创新才有生命力
在世界文明当中,唯独中华文明流传至今从未中断过。余秋雨走遍世界文明发源地,亲身体验对比后发现中华文明不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从不远征,从不侵略别人。第二,中华文明不喜欢极端,它讲究中庸之道,反对极端。第三,中华文化不喜欢失控。
中华文明从本质上看是农耕文明,对远方土地没有占领欲,这是它的一个优点。中国的战争主要是内战,从来不到外面侵略别人。内战和远征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内战是几方面的人抢夺文化的主导权,对文化本身是不消灭的;而远征就不一样,如果是战争,一定要把当地的文化消灭。所以中华文化不远征的结果使我们的文化保留了下来。
余秋雨还总结了中华文化的三个缺点:对公共空间缺少了解,不在乎公德;不在乎真假;不在乎创新。
因为我们历史长,我们有很多过去的东西。“外国人很纳闷,怎么到中国都在讲过去。”余秋雨说。
余秋雨谈到他的一次出国访问的经历。“有一个老太太对我说,先生,你们能不能不要总讲你们的过去,讲新一点的行不行?”“不要再来京戏,我们受不了了。”
余秋雨说,古文化是要继承,但光继承、不创新怎么能行?他说,我们承认,一切新东西都可能有争议。而我们现在比较看重的标准是无争议,无争议就压抑了那些新的东西。
“中原文化很丰厚。河南带有探索性的文化产业项目有不少”,受河南电视台《大河秀典》的邀请,余秋雨观看并对《大河秀典》提出了修改意见,对整个河南文化、文化产业及文化崛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一流的演艺节目,但大多不承担传播历史文化的任务”,他说,《大河秀典》这个节目承担着传播历史文化的责任,但目前整体印象是“高亢有余”,需要改进。“我想最关键的是要把它做成老百姓乐意掏钱买票来看的一场演艺秀”。
余秋雨表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原地区很重要的一项举措。“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商品化、商业化,而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这种文化的传播需要创新,而非简单地罗列、展示历史。”
余秋雨说,中原文化必须走创新之路。“我们要创造性地去继承、发扬我们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发展。”
本报记者 楚 丽 文 丁友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