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冰雪灾害持续10多天,在南方造成的灾害却是50年一遇的。一些专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南北气候差异,此外,还与南方相对薄弱的“防寒机制”有关。
通过近日媒体的报道不难发现,正是我们本可以把握的“防寒机制”出了问题,才会导致现在面对突然而至的冰雪灾害措手不及。“防寒机制”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范意识上不够重视;二是具体措施存在缺陷。
不少南方地区的政府部门,在观念上认为防寒是北方地区需要考虑的事情,再加上最近几年“暖冬”之说开始流行,似乎冬天真的不会冷了一样。在这样一种指导意识下,在制定当地生产计划、安排当地群众生活的时候,自然就很少会考虑“防寒”问题。而今年的冬天,却一反常态露出了它寒冬的本来面目。这对从防范意识上就准备不足的政府部门来说,更遑论采取具体的防寒措施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持续十多天的冰雪天气,各地政府部门采取的都是临时的“应急措施”,而不是常规措施。
意识本来就不够,在一些具体的措施上更是问题多多。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本次武汉市遭遇50年不遇的冰雪低温天气,市区多处供水管道冻裂,造成大面积停水事故。事后检查得知,很多供水管道本身的抗冻能力就不够,一些供水设施采用的材料甚至存在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等问题。这在天气正常的时候,勉强可以应付,而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就会“掉链子”。这不能不给我们相关的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再比如贵州省因为凝冻天气,造成供电设施倒塌、电缆断裂的问题,也是供电部门当初在建设的时候对恶劣天气估计不足,导致这些设施、电缆在承重、抗冻设计上存在缺陷。
冰雪天气还在继续,高速公路封闭、铁路旅客滞留、群众生活受到影响等坏消息还在不断地传来。不管事后如何补救,影响和损失已经造成,但政府相关部门起码可以借此反思“防寒机制”上的不足,为以后或许更加恶劣、极端的天气做好准备,以免再次出现像今年这样手忙脚乱的情况。 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