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圆台面
年糕溯源
货币战争
德是人间定海针
《和平 发展 合作》
蜗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博客丛林
圆台面
程乃珊
中原网  日期: 2008-02-08  来源: 郑州日报  
  圆,在中国,象征祥和、和谐、平等、吉祥如意和团聚。故中国民间的喜庆筵宴,都要开一张圆台面,就是取其吉祥欢聚之意,讲究的还会特地铺上大红锦绣围屏,以增加喜庆气氛。民间讲究的倒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一定要装得满盆满钵;大块肉大条鱼大碗酒,意味着丰盛,图个热闹。故在民间市井,哪怕小市民小蚁民家,只要不是穷得叮当响,女儿的嫁妆里总会有张圆台面,不一定是好木材,但一定漆得赭红锃亮,溜光的滑,意喻一种祝福,希望女儿给夫家带去吉祥和满。这张圆台面可对折成半月形,闲置时不占空间,逢中秋冬至大年夜合家围桌团聚之日,或家中有贵客有喜事要请客,这张圆台面可是唱主角了。一大早就给请出来抹得一尘不染,哪怕居室再窄仄,这时也得给圆台面让位。

  旧时上海餐饮业没如今那样发达方便,那时的上海人也轻易不上餐馆,逢啥喜庆至爱亲朋要欢聚一下,都是自家和邻里一起相帮烧。可以讲一张圆台面,是各家主妇大比手艺的一个大平台。逢年过节,家中一张圆台面,更满载着亲情温馨,如吸铁石样吸引着归家途中游子的心,是家人特地为你留着的一盏不灭的灯火,恨不得立时三刻就到家。不论你离家有多远,有多久,家中那张圆台面上,永远为你留着一副碗筷,一个座位。

  所以老上海人家中,总会有一张圆台面,平时拆成半月形倚在楼梯转角,小心地用旧报纸包扎好,遇到有啥喜庆事或有贵客来,就是要拿出来动用了,放到天井里或后门口,又洗又抹的,忙乱中自有一番喜气,连邻居都会喜滋滋地问一句:“啥开心事?要开圆台面了!”

  只是现在年轻一代大都不会烹饪,遇到有客来或什么喜庆事,就去餐厅里解决。年轻人讲究家居装修,样样要现代,要时尚,那青年人看入眼土里叭叽又占空间、奶奶一代留下的圆台面早已给“驱逐”出三房二厅的新居。说真的,现今上海百姓在家开圆台面的,真是不大听到,就是有圆台面的,也没人有本事将小菜一个个炒出来端上去,现今连年夜饭,都在外面餐厅的圆台面上解决了。那种一面喜滋滋地抹拭圆台面,一面数着亲人归程的期盼之情,年轻一代已体会不到了。

  说来你也许不信,上海至今仍有这么一家人家,晚晚都要开出一张圆台面,一家三代大小十几口人齐齐围桌晚餐。

  男女主人是一对年逾六旬的夫妇,丈夫是退休的中学高级教师,太太是退休医师,他们养有二胎三个子女——一个女儿和一对双胞胎儿子,都已成家,家都安在父母周边200米内,晚晚回家吃饭。如是,家庭成员就翻了个倍,变成6个,加老夫妇俩已是8个,还有女主人哥哥的儿子小光,是个新上海人,就住在他们家中,自然吃饭也吃在他们家。逢周末,女主人出嫁的老姐姐带着夫婿和儿子媳妇孙子也要回娘家来泡上一天,那圆台面上就有十四口人,好不热闹。

  有人认为他们夫妇此举十分不值:“为儿女忙了半辈子,好不容易退休享福,又去做伙头军,绑住自己手脚,何苦呢!”

  殊不知,这正是他们夫妇,特别女主人最享受的乐趣!

  “有那么一阵,鼓励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家里那张圆台面,永远为我留的那副碗筷!”女主人说。

  女主人是上世纪60年代上海一医的毕业生,秀丽活泼。就因为大学毕业不久,在家里开了15分钟不到舞会,被判了3年劳教,但3年刑满后仍戴着刑满释放犯的帽子,留在劳改场。从此,她硬着心肠任凭家里信件电报催她回家过年过节,她也不回去,孤身一人躲在床上淌眼泪,思念着家里这时该会支起那张圆台面,那还是外婆的嫁妆——正如家信中所说,父母总会给她放上一套有着绵羊图案(她肖羊)的碗盏,为她留着一个座!

  总算苦尽甘来,她获平反,从劳改地上调南京某市立医院,与一位因父亲是国民政府驻外领馆领事而受尽欺凌的中学教师佟老师结成眷属。那年她与新婚丈夫首次回家,当时家中仍扫地出门在一间只1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岂料一进门,房间里支开了圆台面,小小房间给撑得满坑满谷的。原来父母把床铺都拆了,就为支开这张圆台面。她的那套印有绵羊的碗盏边,加了一套印有金蛇的碗盏——那是她丈夫的。

  “文革”扫地出门时,老妈看了看那张逃过一劫的圆台面依然静静地倚在楼梯拐角上,就坚决地命令大女婿用自行车将它驮到那只有15平方米的“新家”中。

  “这东西还要它做什么?搁都没地方搁!”心灰意冷的老爸还责怪老婆!

  “目光放远点,”老妈这个家庭主妇倒反过来劝导留学生老爸:“总有天下太平的一天!那时候,合家吃顿团圆饭,还着实用得上这张圆台面呢!”

  后来,那套180平方米的老公寓落实政策还给他们了。那张圆台面也随之回到老家。邻里们善意笑讪他们:“房子装修一新该配点时尚家具,这只老古董圆台面还要来做什么?如今都时兴西式大餐桌了。”

  西式大餐桌哪有圆台面好呀!菜一溜儿只能放个直线,还有男主人座女主人座规矩多多,临时要多加几个座也麻烦。哪像圆台面热热闹闹,大家围桌而坐不分长幼,餐桌上人人平等,需要时挤一挤又可加几个座了。再讲,这张圆台面与主人家不离不舍共患难了几十年,怎么舍得扔掉?

  又是几十年过去了,这张圆台面依然晚晚伴他们晚餐。算了算,这张圆台面也有百年历史了,黄鹂的父母相继高龄谢世,母亲更是享有102岁高龄。

  如今,黄家这张圆台面在大楼里是出了名的。如若哪家要宴客,总要问他们借用一下,一是现今上海人家,很少家里有自备圆台面的,此外,谁都想借用黄家这张圆台面的福。到了过年,这张圆台面更是“供不应求”。

  如今力倡和谐社会。我认为,各家饭桌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最大保证,祝愿我们每个家里,都有一张热闹丰盛又和谐的饭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