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乐很会识人,很善于对有潜质的人量体裁衣,制造高手。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杨锦麟等人原来都是默默无闻的文人,他们满腹锦绣文章,却从来没在电视上露过脸……
这一切,决定了中国的传媒人更需要创造力。他创造了这样一个神话。把一个香港人看起来不像香港电视台、台湾人看起来不像台湾电视台、大陆人看起来更不像大陆电视台的凤凰卫视,打造成了华语媒体中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品牌之一。
刘长乐在中国当记者10年,办传媒10年,他对中国传媒总结过四句话:在中国,办传媒不是技术而是艺术;媒体竞争不像赛跑更像舞蹈;媒体管理团队不是交响乐而是爵士乐,要强调个人的发挥空间,把大家的个性完美地体现出来;媒体经理人不仅是企业家,更像是政治家。
三个10年,不弃新闻梦想
拥有10年从戎、10年握笔、10年“下海”的不凡经历,刘长乐不禁感慨人生的无常和惊奇,他更是以此自诩,“农工兵学商一样不少”。“在大家看来传奇的人生,对我自己来说,可能更多的就是让自己在人生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吧。现在的心态,现在的为人,现在的目标,现在的精神,和年轻时肯定不一样,现在拥有的是更平和的心。这就是人生给我最丰富的收获。”刘长乐说道。
在刘长乐的办公室里面,站立着一尊高大的布袋和尚塑像。刘长乐指指布袋和尚手中的布袋解释道:“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讲的就是‘放下’二字。”也许正是这布袋和尚“放下”二字,使得刘长乐毅然离开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尽管当时他的事业已发展得很不错。由于他本人块头大,嗓门响,语速极快,思维清晰流畅,进入中央电台后很快便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刘氏播报法”。这个“拿手绝活”不仅让他顺利地从普通记者升为高级管理人员,更为日后创办凤凰卫视、培养一大班“嫡传弟子”打下了基础。
1988年,刘长乐辞职下海经商。下海后的刘长乐,先是从事石油制品的中间贸易,而后又在房地产市场斩获颇丰。然而,刘长乐的血液里始终激荡着做新闻的冲动。2004年刘长乐与传媒大王默多克的对谈,打动了默多克,也打动了凤凰卫视无数的投资者:“美国现在人均的广告份额达到了500美元,英国大概是503美元,而中国目前人均才8美元,这个数字是很小的。在美国,电视广告在整个广告份额中所占比例几乎接近50%,中国香港占49%,日本也超过了50%。但中国内地,电视广告的收入只占总体广告收入份额的25%。所以,未来20年里内地的媒体市场将很被看好。”
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九十之比
“我既是股东,又是管理者,我还是一个干了多年记者的媒体人,更重要的是,我是一个对这个媒体充满了激情的人。”正是由于这份激情,刘长乐将自己大多数时间都投放到凤凰卫视身上。所以有人评价说,刘长乐投资凤凰只用了10%的财力,却花了90%的精力。
在创业之初,余秋雨戏谑地形容,就人员规模、办公场地和资金实力来说,凤凰卫视只有“县级规模”。如今,10年过去了,由于凤凰台对一系列世界重大事件及时深入地报道,有人已开始拿凤凰台和CNN、半岛电视台相比了,凤凰卫视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由此可见一斑。
为理想主义者搭建的舞台
刘长乐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凤凰卫视,这是1个疯子和500个疯子的故事。”刘长乐很是骄傲,凤凰卫视有一大群被称作“媒体疯子”的人,他们永远被自己的热情燃烧着,脑海中不停冒出新的创意,他们对重大事件有不可遏制的渴望,他们一走进演播室和拍摄现场就情绪高昂。采访时,他们被认为“过度活跃”,一旦有大事发生,他们兴奋紧张过度,常常会连续工作十几或几十小时,自我陶醉,乐在其中。
当然,刘长乐就是凤凰卫视那个为首的“疯子”。他告诉我们,在香港的时候,“我的办公室在凤凰大厦9楼,可我总喜欢往19楼跑——那里是讨论节目制作的会议室。我特别喜欢和他们一起刮‘头脑风暴’。”
据说,某次刘长乐过生日时,凤凰卫视的主持人联合赠送给他一台“榨汁机”,而他的回应是,“都是好汁,还得再榨!”在凤凰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是,“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牲口使。”刘长乐还笑着补充道,某次他带着曾子墨参加一个工作聚餐,挺得意地对一个银行行长说,我的员工说我把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牲口使。结果曾子墨接过话说,“老板您说得不对,您是直接就把女的当牲口使了。”
当然,刘长乐会让员工被“榨”也“榨”得很开心,因为凤凰给了他们施展个人才华的广阔空间,也给了他们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尽心人材的培养
刘长乐爱凤凰,也爱他麾下那一批在凤凰羽翼渐丰、脱胎换骨的记者、主持人。陈鲁豫、许戈辉、董嘉耀……刘长乐特别喜欢向别人提到他们,每次提到都如数家珍,颇有几分炫耀的意味,而他们的知名度显然也远远高于他本人。
“凤凰能够有今天,得到这么多各个年龄阶段的朋友的喜欢,我认为,这些人才很关键,所以我愿意耗费高于其他媒体数倍的人力成本。”这是刘长乐的经营之道,对人才的培养是刘长乐最尽心的部分,也是凤凰得以成长的力量之源。
刘长乐很会识人,很善于对有潜质的人量体裁衣,制造高手。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杨锦麟等人原来都是默默无闻的文人,他们满腹锦绣文章,却从来没在电视上露过脸。而在刘长乐的发掘下,阮次山成了电视上第一个“结巴的老头儿评论员”;杨锦麟被一位朋友写打油诗开涮:“老杨读报,吓人一跳,国语不准,英文走调,体型太胖,样子太老。”刘长乐深信思想比漂亮的脸蛋更有力量。刘长乐认为,这是因为凤凰卫视给主持人提供了一个鼓励创新、鼓励发挥个性的舞台,很多人的潜质和优势在这个舞台上都发挥了出来。
摘自《人物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