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文体新闻
3  
PDF 版
豫剧《洛神》现代时尚
罗西捧得“荣誉金熊”
中国队征战自由式滑雪世界杯日本站
建业将赴狮城拉练
图片新闻
河南赛区即将开战
华裔女演员白灵 企图偷杂志被捕
中原武术庙会 亮相开封
春节过后 艺考热度不减
省羽毛球比赛开拍
美国编剧罢工终告结束
《梅兰芳》移师北京
书画义卖 助推嵩山申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豫剧《洛神》现代时尚
——访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
中原网  日期: 2008-02-16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得知国家一级导演、文化部优秀中青年专家张曼君执导豫剧《洛神》的消息,省会不少业内人士对《洛神》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从赣南采茶戏到湖北花鼓戏,从广东山歌剧到河北梆子,乃至京剧、评剧、川剧、越剧,张曼君执导过的作品剧种十分丰富。而此次受邀担任豫剧《洛神》的导演,却让张曼君觉得“如履薄冰”。“这个戏太难排了。”记者日前采访张曼君时,她几次发出如此感慨。

  《洛神》带有实验性

  “《洛神》有庞大的主演群、复杂的人物关系,多时空交错转换,还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很难排。”说到执导《洛神》的难度,张曼君坦言这部戏带有相当的实验性和先锋性,“歌、舞,话剧的、戏曲的,很多元素糅合在一起,毕竟这样的组装在豫剧舞台上是头一次,演员们也没有实践过。”

  张曼君介绍,豫剧《洛神》延宕了《洛神赋》的故事,延宕了人们对一个美丽传说的猜想,故事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物形象群使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垒更加立体,对人物形象的展现也更为全面。在风格样式上,《洛神》诗化的语言、精美的舞台造型、浪漫抒情的故事使它更为现代、时尚。

  “刚拿到剧本时,演员都傻眼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词。”张曼君说,“豫剧《洛神》呈现的不光是豫剧的,更多的是大戏曲的概念。如表现远古时的一派野性,可能需要歌舞剧的东西;转换到汉代时,可能需要传统戏曲的元素;而在表现人、神对话时,则需要话剧的东西。还有祭祀性的歌舞,表现男女情爱的音乐、歌曲等,这样的组合使《洛神》立足豫剧本身,同时向外延伸,必将迎来豫剧革命性的改变。”

  张曼君告诉记者,执导《洛神》是她第一次排豫剧,刚开始接到剧本很“发憷”,为了充分了解中原文化,她来到郑州后就参观了河南博物院,并一直在网上查阅与中原文化有关的资料,而作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双连壶等也将在《洛神》中出现。

  当演员不过瘾

  演员出身的戏剧导演不少,但获得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的导演,张曼君是第一个。她执导的《山歌情》《闹龙舟》《武则天》《凤阳情》《十二月等郎》等已成为戏剧精品。演员、导演双丰收的张曼君,最终还是觉得“当演员不过瘾”而坚定了当导演的念头。

  据了解,出生江西、13岁就当演员的张曼君曾是赣南采茶戏剧团的名角,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上了本科、研究生。1994年,她以精彩的赣南采茶戏折子戏专场表演,荣获第1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年,她的导演处女作采茶戏《山歌情》一举夺得当年的文华导演奖。此后,张曼君的导演才华显露无遗:她导演了昆剧、广东山歌剧、湖北花鼓戏等多个剧种的近20出新戏,多部作品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国戏剧节优秀奖等国家级奖项。

  或许正是演员经历使张曼君在做导演时更能体会演员的心态,排演豫剧《洛神》时,张曼君往往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演员的习惯亲自示范,而不仅是语言上的指导。“演员们看了我的示范,都奇怪我怎么会做得那么好,后来才知道我也是演员出身。”张曼君说着开心地笑了,“演员和导演各有苦乐,演员是舞台的焦点人物,是舞台的中心,但随着专业导演进入戏剧舞台,戏曲对导演的重视也有所增强。不管怎样,我是要在导演这条路上走下去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