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14日宣布,将利用导弹击落一颗失控的间谍卫星,使其坠入太平洋海域,以避免其所携燃料联氨危及地面人身安全。这一说法与美国官员此前论调不同,美国媒体纷纷质疑。
美国防部声称,联氨是“非常危险”的有毒物质,击落卫星是为了避免联氨在卫星坠地后对人构成威胁。不过,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戈登·约翰德罗1月26日曾指出,这颗失控卫星确有可能坠地,但多年来许多卫星从太空轨道坠落到地表,并未造成任何严重后果。
美国媒体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0年里,共有1.7万个人造天体重新返回地球大气层,其中有的重达数十吨。这些人造天体在与地球稠密大气剧烈摩擦而猛烈燃烧后,其主要部分灰飞烟灭,落到地球的少量残余物对人类几乎未造成什么损害。美国不惜动用武力摧毁卫星的意图,不免引起美国媒体和专家猜测纷纷。
美国《时代周刊》网络版上1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国防部此举的主要原因恐怕在于避免让卫星携带的尖端设备和先进技术落入他人手里。因为一般情况下,各国淘汰的间谍卫星都由地面信号控制坠入大洋,以销毁卫星携带的秘密信息。这颗美国卫星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坠至地球,可能导致机密外泄。
《华盛顿邮报》15日的文章说,“人们质疑军方是否有意隐瞒了什么动机。一些专家认为,军方是在抓住机会,以卫星为目标测试其颇具争议的导弹防御系统”。《纽约时报》15日则指出,尽管五角大楼一再声称此举并非意在测试其新式武器,也不是向任何对手传达某种信息,但是这种(击落卫星的)做法将会是美国对其反弹道导弹系统和反卫星能力的一次实弹测试。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美国击落卫星在于联氨乎?恐怕未必,起码连美国媒体都认为没那么简单。
新华社记者 任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