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父母都在身边奉养,衣食无忧,健康安好,但对故乡的思念还是让我踏上了回家的路。
正月初二,是嫁出门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带上老公和孩子,还有小叔子家的侄女和大侄回娘家。驱车40公里,车在一个小村庄旁停下了。依稀是儿时记忆里的村庄,前街中街后街三条道路,记忆中是那样的熟悉,可眼前又那样的陌生。
踌躇不敢前行。这是自己的家吗?昔日泥渣渣的村路,光是路上的几个大坑就能把人吓住:在外工作的村里人回家时,好鞋不敢穿,汽车更不敢开,一旦陷进泥窝窝那就麻烦大了。可呈现在眼前分明是三条柏油马路,不宽但平坦整洁,它像三条丝带把民居连在一起。
路口道路的指示牌明确显示:安庄。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
“姑奶,你回来了?”村西口小卖部里走出一青年,亲切地唤我。“去年咱村修路了,你从这条路上向前走再向北拐弯,就到家了。”
一排排民房院挨院、户挨户。高高的院墙,大红的铁门,还有那迎春接福象征吉祥如意的门联,比起儿时的草屋矮墙,又不知要漂亮多少倍。
“噫,这座房子盖得真漂亮,这是谁家呀?”“现在的农村真是发展快呀,有钱人越来越多了。”儿子和侄子在车上不停地感慨,给房子评定座次等级。抬头忽然看见几位乡亲迎面走来,走在前边的是哥哥。
“回家吧,这就是咱的家。”“离乡多少年,连自己的家都不认识了。”哥嫂和几位乡邻的打趣把我们都逗乐了。
“房子是去年盖的,咱村去年新盖了十几所呢。”哥哥说,去年,村村通工程惠及我们村,三条泥路变成了柏油路,又从邻村填埋管道,村民也用上自来水。“你看,院里是我去年栽下的三棵柿子树,还有上海青,春夏绿油油,秋天红彤彤,想吃啥就种啥,小院风光美,咱农民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甜。”
哥哥的话打湿了我的双眼,那是幸福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