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改革创新 为新跨越提供思想保证
农家人的幸福“年度记忆”
医保定点药店须24小时营业
185万补助灾民
零就业家庭子女 培训补贴开始申报
车长不报站至少罚20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农家人的幸福“年度记忆”
——2007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综述
中原网  日期: 2008-02-19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党贺喜 文 李 焱 图

  2007:

  新农村建设

  成“年度记忆”

  来自市新农村建设指挥部的信息表明,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新农村建设不仅取得了量的扩张,而且正在实现质的巨变,其突出标志是——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向纵深推进。全市104个示范村都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其中98个村制定了村庄建设规划,比上年增加51个;新修道路310公里,101个村接通了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已达92%以上,99个村实现了宽带进村;累计建立了99个村民理事会,在开展民主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大,104个示范村新增投资49817万元。

  重点示范村“标杆”效应初显。去年下半年,我市确定了20个重点示范村,集中力量进行村容村貌整治,规划产业发展,实施整村推进。目前,示范村已全部通过验收,示范带动效应已开始显现。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见贤思齐”,不再等待观望,立即见诸行动。新密市郭岗村虽然没有跻身重点示范村,但积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投资3037万元进行村庄综合改造,投资3934万元发展产业,村庄面貌和经济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的突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前所未有的重视,得益于新农村建设指挥部理出的新思路、新举措,得益于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谈起新农村建设,市农业局局长韩绍林有感而发。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委常务副书记、市新农村建设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马懿率队到广州、赣州和武汉取经;一次次深入各县(市)区“解剖麻雀”,现场解决问题。同时在创新工作方法上致力实现新突破——对重点示范村建设提出“动态管理,能进能出”的科学管理机制;市政府拿出3000万元对新农村建设任务完成好的重点示范村实行奖励,对于工作不积极、新农村建设长期没有行动的示范村进行淘汰。而20个重点示范村集中3个月,打赢攻坚战,为全市农村提供了一批可看、可学的典型,鼓舞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干劲。

  春节期间,新郑市薛店镇姜庄村的养鸡专业户姜老汉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评选家庭的“年度新闻”。“咱老两口平生第一次坐飞机去海南旅游算一个。”老伴快人快语。“咱爹咱娘养猪赚钱,咱俩养鸡也发财了,这也算一个。”儿媳妇接腔说。“还有,咱门前的水泥路修得宽宽敞敞。”“孙子书桌费、学杂费全免也得算。”……不知不觉中,一家人已经列举了六七条。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农村产生了无数像姜老汉这样的幸福家庭。这一切巨变都得益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2008

  新农村建设

  任重而道远

  2008年元旦前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在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描绘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蓝图:“要大力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每年确定一批重点示范村,以点带面,力争用10到15年的时间,使全市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

  权威部门传来的种种信息表明,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将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向前推进。据悉,今年,我市新敲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将增加到50~60个,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奖补资金将达1亿元,其他配套跟进政策将陆续出台。

  然而,新农村建设毕竟是在走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展望新的一年,需要破解的难题还很多,需要跨越的高地还很多,需要突破的重点还很多——

  新农村建设资金要变“体内循环”为内外结合。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钱到何处去”的问题,但这样的一组数字却不得不引起足够的关注:去年我市20个重点示范村资金来源大体为市、县、乡三级补助占近30%,村自筹和农民投入占60%多一点,部门和社会帮扶占10%,主体仍为政府和农民,还没有形成多元化投资的局面。显然,新农村建设单靠政府和农民的投入是不行的,必须调动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力量,按照“政府扶持、多方参股、市场运作”的办法,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搭建现代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开发。

  要变“单兵作战”为“集成部队”。尽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但新农村建设绝不能让农民、农村“单兵作战”,而要依照各村特点、产业发展等关联性,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参与进来。如企业和农村结对子;科研单位、学校青年志愿者与农村结对子,形成项目、信息、服务等全方位参与建设的“集成部队”。

  要发挥示范村的带动和“裂变效应”。今年虽然重点示范村大“扩军”,但依然是“点”上的文章。去年管城区张华楼村跻身重点示范村,但“隔壁”的普通村大湖村却“不服气、不服输”,两村形成了明争暗赛的热火朝天氛围。因此,如何使示范村的做法在普通村里“快速复制”、形成连锁效应应引起各级政府的认真思考。

  “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并举。如果说修路、打井,村容整治等这些基础性工作为新农村建设“雪中送炭”,那么,实施农业提升工程则是“锦上添花”的治本之举。特别是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支柱产业的重要工作抓手,建立发展“一村一品”的政策支撑体系,制定规划,充分挖掘各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一大批特色明显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图为惠济区现代化蔬菜大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