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中原教育
3  4  
PDF 版
特殊的开学典礼:洪战辉作报告激励学子
赢在起跑线
开学,从关爱贫困生开始
新学期,合理支配压岁钱
回中倡导“绿色教育”理念
教师成长需要根的滋养
技校毕业生成为“香饽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用人单位争抢
技校毕业生成为“香饽饽”

中原网  日期: 2008-02-21  来源: 郑州日报  
  热点关注

  这几天家住新密的李先生心里可是乐开了花:“俺三收还没毕业就找到了工作,一个月有两千多哩!”李三收是郑州电气工程学校(原郑州二砂技工学校)钳工专业的一名准毕业生。去年12月份,他和另外15名本校同学一起进入安飞公司工作,并在春节前拿到了工资。

  准毕业生春节前拿到工资

  2007年12月底,郑州电气工程学校偶然得知郑州安飞公司招收技工,随即便与该公司取得了联系,并组织即将毕业的钳工、电工专业学生前去面试,“安飞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很高,参加面试的学生有很多,甚至也有不少大学生,但最后能留下的却很少。”郑州电气工程学校校长王学斌介绍说,虽然学生还未毕业,但他们出众的专业技能,最终使安飞公司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择了他们。“在安置过程中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亲自把学生送往安飞去面试,学生进了公司之后,学校又派老师去随访,及时掌握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对学生真是尽心啊!”提起孩子春节前就拿到了工资,家长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学校为学生就业全程负责的做法更是赞不绝口。

  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据了解,郑州电气工程学校是经国家一级部和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创办的一所中专和技工教育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校近五十年来,已为各行业培养了一万多名管理人才、中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现有在校生1500余人。王学斌说,过去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毕业生大多是在郑州区域内安置,如今,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郑州电气工程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安置上,开阔思路、开拓市场,不只把就业的眼光盯在郑州地区,更重要的是要瞄准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自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有千余名毕业生被安置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江浙一带。毕业生离开了学校,但学校并没有忘记他们,每年学校都要派老师到企业进行“跟踪访问”,了解他们在企业的工作情况,并和企业的负责人交流,加快学生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这些走出中原来到工业发达地区的技能型人才一到工作岗位,就成为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王学斌说,这首先得益于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前瞻性,一是放开眼界设专业,瞄准市场培养人,二是高瞻远瞩设专业,抢占市场开发的制高点,学校每个专业的设置,都要派人到用人单位调查研究,请教专家,探索技工教育发展前景,进行市场分析,继续坚持办好车工、钳工、电工等传统的长线专业,利用学校多年来形成的育人优势,努力把这些专业办出特色,办成品牌,为毕业生到东南沿海一带就业创造了条件。

  据悉,每年都会有许多用人单位前来该校招工,毕业生和准毕业生似“香饽饽”一样被争抢一空。多年来,他们给企业增添了活力,在工作中发挥了特长。    

  本报记者 王 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