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关系,在巴基斯坦我结识了一群河南电建人,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那位身材不高、精明干练的领头人。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河南人的豁达、质朴、敬业和勇敢。在国内我听过不少有关河南人的传说,褒贬不一。但从他身上,我只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天下似乎是河南人最好。他,就是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驻巴基斯坦总代表兼马拉坎德3期水电工程项目经理——章元。
他不怕艰苦,自愿到巴基斯坦工作。他热情好客,只要到了他们的驻地家门,一看你是中国人,立即热情招待;他生性豁达,乐观风趣,和他在一起,你总是开心自在;他不惧艰险,胆大心细,遇到危险走在最前。
我们是在一家中国公司相遇的。第一次见到章元,印象并不深刻。他个子不高,相貌平平,初次见面,没有太多的话。后来为了采访调研,我找到了他。2007年10月14日,我和章元一道前往中国工地采访。他一边开车,一边向我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乐呵呵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还不时减慢速度,以方便我做笔录。车上装满了给山里工地同事们带的菜、肉和酒,这个项目经理俨然一个后勤部长。
马拉坎德3期水电工程项目是中国在巴基斯坦的重要承包项目,也是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在巴基斯坦承接的总分包项目,工地位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马拉坎德部落区。2005年进驻施工现场后,章元和同事们经历了地震、疾病、战乱、恐怖袭击等困难。夏季室外温度40℃以上,他们仍然坚持工作。距离工地15公里处有一个“枪镇”,枪械不受管制,这里几乎人人都有武器。2007年1月份以来,马拉坎德附近地区多次发生恐怖袭击,并被巴基斯坦官方划定为战区,中国工地处在恐怖分子与巴基斯坦安全部队交火的射程之内。为减少意外,项目部制定了多种防范措施,大家在这样的危险环境中坚持工作。
章元说,每次到伊斯兰堡,他都要给工地的同志们买肉和菜,“大家在工地不能出去,外面经常有恐怖袭击,天天都在危险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还在拼命工作,不尽力让生活条件好一些,对得起大家吗?”我随口问了一句:“你大概多长时间到伊斯兰堡一次?”得到的回答是:“一个月两三回吧。”我惊讶地张着嘴,这个地方的村民几乎个个有枪,就在我们到工地的前一天,距离工地500米的一个村落刚刚发生了枪击事件,3名过路人被打死,还有8人受伤。
谈及项目、工地,才知道章元一直在公司从事国外工程,曾去过水患成灾的孟加拉,去过社会治安混乱的尼日利亚……51岁的人了,经常穿梭在战区,我问章元:“不怕有危险吗?”他笑了:“只要心中有安全意识,防范措施到位,时刻把弟兄们的安危放在心上,脑子里的个人安危就会少些。”没有豪言壮语,章元的回答自然、质朴。
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出色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怎么也想象不到,在这个险象环生的危险地带,居然战斗着一支河南电力的建设队伍。好样的,河南送变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