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网上民声”:畅通群众诉求新渠道
小学校园里的 “民主”与“腐败”
唢呐“吹”出幸福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唢呐“吹”出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余英茂
中原网  日期: 2008-02-22  来源: 郑州日报  
  核心提示

  

  柘城县洪恩乡马庄村是个只有122户人家的小自然村,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农民农忙时手拿锄头在土地上忙碌耕作,农闲时他们则吹着唢呐游走在天南地北。

  在马庄,上至古稀老翁,下自十多岁的孩童,都可以将唢呐信手拈来,高奏一曲。近年来,马庄人吹唢呐的足迹不仅遍布豫东,涉足新疆、深圳等国内旅游景点,而且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为海外游客献艺。

  小小的唢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马庄人带来了幸福生活,全村人均收入达6000多元,其中多数来自吹唢呐的收入。这个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唢呐专业村,被命名为全省“特色文化产业村”。

  

  唢呐吹出致富路

  

  众所周知,唢呐曲目繁多,旋律优美,高亢激昂,遇到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人们都喜欢吹起唢呐,营造热烈、欢快的氛围。

  屈指算来,马庄人吹唢呐的历史已有130多年。该村69岁的唢呐老艺人李心善说:马庄只有马、李两大姓,他们李家就是一个唢呐世家,先辈们在唐朝就学会了制作乐器和演奏唢呐。宋太宗时,李家唢呐艺人还被皇宫乐队选中。清朝光绪年间,马庄李姓人的先祖李学山从河北迁居马庄村后,仍然将吹唢呐作为一项谋生手段。从此,在朝夕相伴的生活中,马、李两姓人互相心传口授,相衍成俗,传统的唢呐演奏艺术在马庄扎下了根。

  在这种艺术氛围熏陶下,“祖孙唢呐”、“夫妻唢呐”、“唢呐世家”遍布马庄,马庄人的唢呐演奏在当地久负盛名,村民们都能熟练地掌握单吐、双吐、连吐、咳音、上滑、下滑、花枝、颤音等演奏技巧,一曲曲欢快悠扬的唢呐乐曲时常在马庄的农家小院萦绕不息。

  在往昔的岁月里,唢呐艺人虽然身怀精湛的技艺,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欢乐,却被视为“下九流”,他们的从艺之路充满了辛酸。该村的唢呐艺人马胜利说,过去旧社会看不起民间艺人,认为是“讨饭”的下贱行当,吹唢呐只能作为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日益强烈,婚丧嫁娶或是逢年过节,唢呐便派上了大用场。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马庄人,靠一手绝活逐渐走上了致富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庄村的唢呐演奏艺术日益走俏,唢呐艺人的待遇也水涨船高。马庄村60岁的农民李心义从事唢呐演奏20多年,不仅在柘城县城买地盖了12间楼房,还供养出了儿子、儿媳两个大学生。他高兴地说:“唢呐一掂,有吃有穿,这12间楼房就是俺‘吹’出来的!”

  唢呐演奏逐渐回归了高雅艺术的应有地位,唢呐爱好者纷至沓来,马庄的艺人们纷纷开办唢呐培训班,收徒传艺,把单纯的唢呐演奏变成了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李心善老人先后办班授徒20多年,培训唢呐学员2000多人,教出的徒弟遍布周边县市。

  精湛的手工制作竹笙的技术,让马庄村老艺人们的荷包也鼓胀了起来。一只笙售价数百元,品质上乘的笙能卖上千元,仅加工制作竹笙一项,马庄村每年创产值可达5万元以上。

  

  唢呐吹出大市场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马庄村的唢呐艺人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地求生存,一些村民带着唢呐走南闯北拓展发展空间,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深圳“世界之窗”等旅游景点中,马庄村民李纪刚、李曙光等人带领的唢呐演奏队常年为中外游客们演出。在马庄村的唢呐艺人中,李曙光是第一个到异国他乡“吃螃蟹”的人,他先后应邀到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海外游客献艺。

  2002年,21岁的马庄青年李曙光勇敢地走出家门闯市场。在深圳锦绣中华旅游景区,李曙光表演的一场唢呐吹奏,博得了观众的一片叫好声。一个外国游客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听完之后大为赞赏,邀请李曙光到马来西亚表演唢呐吹奏。

  就这样,第二年,李曙光携带着古老的唢呐艺术走出了国门。3个月的马来西亚之行,让李曙光挣到了第一桶金,而能够从一个贫困的小村庄来到国际市场上演出,也使他认识到了唢呐艺术的无穷魅力:“原来我以为唢呐只是很普通的一样乐器,后来到国外我才大开了眼界,发现唢呐艺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吹好了不但能让我们养家糊口,而且可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如今,马庄村上规模的唢呐演奏队发展到60多个,全村一半以上的人常年在外吹奏唢呐,取得了可观的收入。马庄唢呐艺人的足迹不仅遍布柘城周边县市,而且在郑州、开封、洛阳、河北、新疆、深圳等地的旅游景点中,都能见到他们为游客献技的身影。用一只小小的唢呐,马庄人“吹”出了经济效益,“吹”出了广阔市场,也“吹”出了幸福生活。

  

  唢呐吹出专业村

  

  眼下,演出市场十分不景气,很多民间文艺团体都面临着生存难题,马庄的唢呐艺人缘何能够闯出一个大市场,形成一个新产业呢?

  马庄的唢呐艺人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缘于他们不满足于浅尝辄止,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马庄的唢呐艺人不仅要求下一代传承先辈的技艺,学成之后,很多人还把子女送到专业艺术院校培训,精益求精。50岁的村民马胜利是一位唢呐高手,他把自己的唢呐技艺传授给女儿马菲菲之后,又把女儿送到商丘艺校学习豫剧。现在,马菲菲表演的豫剧已经很有专业水平了。

  有道是“众口难调”,时代在前进,观众的口味也越来越“刁”,艺术是无止境的,不进则退。马庄人的精明之处还在于他们贴近实际,力求创新,让唢呐艺术与时俱进,满足观众求变求新的需求。马庄的唢呐艺人不仅能吹奏出《百鸟朝凤》、《小放牛》、《将军令》等不同风格、不同音色、不同韵味的唢呐名段,还能熟练地演奏豫剧、京剧、曲剧、越调、花鼓、二夹弦、黄梅戏、河南坠子等戏曲名段,马庄的年轻人还能用铜管、架子鼓等现代时尚乐器,与传统唢呐吹奏相结合,演唱现代流行歌曲。在马庄村,随便拉出几个人来,就能组成一个多功能乐队,吹拉弹唱开来。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马庄人不忘社会效益,注重擦亮马庄的唢呐艺术品牌。多年来,马庄村先后有50多人次在省、市、县各类民间文艺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在唢呐大赛中获奖,该村70多岁的老艺人李心平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笙王”称号,村民马胜利带领他的唢呐艺术团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文化义演活动。这样,在无形之中,马庄人展示了浓郁的唢呐文化底蕴和魅力,打出了马庄的民间艺术品牌,马庄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新年伊始,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马庄人谋划了今后的发展蓝图:组建马庄唢呐文化协会,创建马庄民间乐器加工厂,创办高规格的马庄唢呐艺术团和唢呐艺术学校,扩大规模,提升品牌,开拓市场,形成合力,壮大实力,把马庄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文化专业村”。

  唢呐吹奏,成为婚丧嫁娶中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