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武建玲)昨日上午10点多,退休在家的董建玲大妈料理完家务后,开始了自己的“必修课”——到小区附近的庙李镇“红色家园”科普书屋看书。“在家门口就能免费阅读这么多图书,俺们可真有福气!”她高兴地向记者讲述着科普书屋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快乐。
其实,“有福气”的不仅仅是董大妈。2007年,我市共投资977.3万元建成科普书屋116家,超额完成了全年建成100家科普书屋的目标。
缘何要投巨资建设科普书屋?市科技局局长王济昌道出了其中原委:经调研,市科技部门发现我市社区、农村、企业普遍缺乏科技教育设施、科技文化活动和科普知识宣传。与之密切相连的是,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沿海发达城市有一定的差距。鉴于此,市科技局决定在全市建设一批面向基层、实用性强、配备齐全、管理规范的科普书屋。
科普书屋建设之初,市科技局根据社区、农村、企业的不同特点,帮助书屋所在单位进行整体规划,以满足不同群体需要。如将企业科普书屋的建设与我市跨越式发展八大重点工程中的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结合,在工程所列29家企业全部建立科普书屋,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科普工作,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营造企业的创新氛围。市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在企业科普书屋建立了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利服务、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的贴心服务。
在科普书屋建设过程中,市科技局从不同单位、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书屋的建设面积、图书总量、设施配备等情况,将书屋分为A、B、C三类。书屋图书的配备也各具特色:企业科普书屋主要配备科普、教育、专业技术、管理理论等企业急需的报刊图书和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社区科普书屋主要配备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卫生健康等方面的图书;乡村科普书屋主要配备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科普类图书。去年已建成的116家科普书屋总藏书量达28.2万册。
书屋建成之后,如何确保其规范运行和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市科技局成立了科普书屋管理中心,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了联合共建、自主管理、网点互联的书屋建设管理模式。目前,我市不仅打造出了金水区庙李镇“红色家园”等一批亮点书屋,还培育出一批颇具特色的主题书屋。如侯寨乡樱桃沟种植基地、荥阳刘沟石榴种植基地的农业种植类主题书屋,荥阳环翠峪的旅游主题书屋,二里岗铁路新村的儿童教育类主题书屋等。“到科普书屋看书”在我市不少社区、农村、企业已经蔚然成风。建成的百余家科普书屋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正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