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3  4  
PDF 版
社区托老站托起晚年幸福
繁华路段 增设便民服务岗
大爱光耀绿城
环境大接访受理投诉
农民也赶健身潮
小额贷款扶持失业人员
蟊贼扮“酒鬼” “演砸”露了馅
“巡消一体” 安全防范受称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大爱光耀绿城
——记绿城社工服务站 ■本报记者 靳 刚 实习生 沙苗苗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8-02-26  来源: 郑州日报  
  社工与志愿者联动的成功典范

  2005年7月20日河南省首家“社工进社区”试点工程在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丰乐社区启动,绿城社工服务站正式成立,郑州也因此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拥有社工工作站的城市。

  和志愿者不同,社工提供的服务是有计划、系统性的。绿城社工服务站推行的“社工指导志愿者开展专业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提供大量服务”的运行机制,让志愿者的爱心找到有效发挥的门路。

  经过3年多的探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专职专业社工领衔、社工实习生助阵、义工协助参与”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运作格局。

  社工服务站积极组织义工开展义卖募捐、送爱心、送温暖等各种活动。先后为周口市患癌乡村教师张中超、鹤壁市浚县重病母女募集医疗费用1万余元;联合有关媒体为中牟尿毒症患者白茹东筹款6万余元。为新郑市龙湖镇重病残疾青年郑克永募集医疗款3742元。与南阳新村辖区11户残疾人家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

  依托绿城社工平台,积极与爱心企业建立联系,开展助残活动。郑州宇通集团为绿城社工帮扶残疾对象捐赠电脑,郑州援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免费为残疾人家庭安装求救求助呼叫器;长乐坊婚庆礼仪有限公司免费为绿城社工帮扶残疾对象主办婚礼等。

  截至目前,累计为郑州市内193户单亲、残疾、特困家庭子女进行了免费学业辅导;共组织青少年开展了46次小组工作;成功为17名儿童及残疾人解决心理问题。

  绿城社工引发“蝴蝶效应”

  2006年8月,绿城社工服务站又启动了国内首家“社工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试点工程。将社工服务从城市延伸到了农村。2007年1月8日,启动“爱心约定——社工结队帮扶”工程。这是继“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又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爱心工程。社工与来自市内的15名单亲、残疾、特困家庭的子女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签订“爱心约定书”,通过爱心帮扶热线,为青少年提供学业、心理、成长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一系列爱心活动的开展,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市民纷纷加入到“助人自助”的活动中来,中小学生以义工身份参与,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离退休党员等也纷纷加入,社工服务站接连升格,河南高校开始增设社工专业,湖北、江苏、安徽、上海、广州等国内其他城市的许多市民也积极报名加入,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引发了“蝴蝶效应”。

  目前,绿城社工服务站有专兼职骨干人员15人,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离退休党员等各类注册义工1000余人,年龄最小的仅4岁,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他们都在积极地帮扶着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去年11月27日,国家民政部人教司有关领导对绿城社工服务站进行专门考察时赞扬说:“绿城社工的确是一个特例,是一种特殊现象,其意义无论怎么说都不过分。”

  2月24日上午,由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绿城社工服务站组织的40余名义工冒着严寒赶往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关爱孤残儿童。义工与孤残儿童一起联欢,并给他们送去了毛巾、铅笔、玩具等礼物,这是绿城社工服务站春节后的第一次活动。绿城社工服务站自启动以来在帮扶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湖北、江苏、安徽、上海、广州等其他城市的市民也纷纷加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