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央视春晚经典语录排行榜单上,蔡明在小品《梦幻家园》中那句嗲声嗲气的“为什么呢”被网友推居榜首。“为什么呢”也成为今年的流行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为什么?”虽然房价居高不下、银行在频繁加息,但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快乐的“房奴”?
房奴这个问题我们已探讨的太多。在移动公司工作的大学同窗好友雪说她不做“房奴”,“既然我们生为平凡人,那么,能够拥有一片自己与爱人、亲人的独立天地就知足了。房子理应为人服务,而不是让我们做它的奴隶。许多枷锁都是自己给自己套上去的,与别人和社会关系不大。因为必定是人在驾御并推动着社会。做不做‘房奴’,也只能够靠自己的禁欲程度。”
只能说雪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她渴望的生活是一片宁静的乐土,有爱人、有孩子已足矣。多数我这样的人在选择房子问题上还是走中庸之道,因为我们渴望在这陌生的城市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在身心疲惫之后、在受到委屈之后有个归宿。
2007年年初我开始接触房地产,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受到“我想有个家”的强力冲击,我决定做“房奴”。从思想成为现实仅三天时间,看房、征询各方意见、交钱,并没有外界渲染的那么恐怖“买套房老了20岁”、“房子,我的梦魇”……要说具体感受,只能用浑浑噩噩来形容,因为除了户型图和宣传彩页,别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很多人在买完房子后开始抒情和感慨:“房奴”,你让我告别了酒吧;“房奴”,我的下半个人生等。为什么要让这种消极和无奈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呢,难道“房奴”就不快乐吗?难道“房奴”就得在悲惨的日子里生活二三十年吗?难道真的贷款买了房子还款达到了收入的50%,生活中再也没有艳阳天了?
有了房子您就有了一个家的开始,您的妻子,您的孩子,今后您这一家劳作了一天有了可以归属的地方。
还贷款您肯定得精打细算过日子,长此以往您肯定还能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老人说了,谁家的日子过好了都是过出来的,不是拿钱买的。
买了房子有了家了,虽然是贷款,可是为了还这贷款一家人同心协力、风雨同舟,小日子肯定越过越热乎啊!
房地产市场变化太快,经验难循,既然“房奴”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在成为“房奴”之前就应该为“快乐”做些准备。
房子买多大,地点在哪里?每个家庭的需求不一样,应合理的控制房贷收入比。根据我的经验(仅限80后),月供最好不超过月收入的40%,因为年轻人的理财观相对较差,特别同样是“卡奴”的朋友,购物时容易冲动,失去理智。
今天的一块钱比明天的一块钱更有价值,要有长期的理财规划。许多人认为每月的工资扣除房贷和日常生活开销之后所剩无几,除了存进银行没有别的选择。事实上,如果对剩余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房贷的压力。如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和保本基金等,投资这些理财产品本金较安全,虽然给出的收益率都是预期收益率,没有绝对的保证,但实际上收益率波动范围并不大。 刘文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