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去年河南GDP15058.07亿元
保证化肥供应 稳定化肥价格
2008收入分配改革如何破题
“迷你花卉”受青睐
相聚中国“死海” 体验节日温馨
今年我市拍卖行 最多只能增5家
省导游服务中心 启动导游年审培训
外派劳务培训 资助标准提高
我省道路运输企业实行质量信誉考核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2008收入分配改革如何破题

中原网  日期: 2008-02-27  来源: 郑州日报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人民网等的调查显示,收入分配是公众最希望两会予以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人们欣喜地看到,近期国家正采取多项举措,缩小收入差距的“数字鸿沟”: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个税起征点,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连涨3年,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

  然而,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未从根本上扭转,收入分配矛盾较多。如何遏制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的问题?今年政府在增加各阶层工资收入方面将有哪些考虑?人们期待政府有更多的思路与招数。

  首倡初次分配公平

  既考虑“结果公平”

  也注重“机会公平”

  “我现在每月才拿500元,这点钱生活实在是太难了。”在南京市鼓楼区做环卫工已经20多年的老李,每天辛苦工作,没有加班费,也没签劳动合同,更没有办理养老保险等手续。听说南京市今年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将达到850元,这让与他有同样境遇的环卫工人心中充满了期待。

  “老国企一线员工工资太低了。”北京市人大代表秦瑞英说,近年来企业普通在岗职工收入低且增长相对缓慢。根据2007年北京市政协的一项调查,目前有七成以上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市平均线,其中三成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市平均线50%以下。

  显然,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鸿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初次分配不公,长此以往,将增大再分配的难度,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细心的人士注意到,近期,国家正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帮助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最困难的那部分人群。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起草的《工资条例》,就是旨在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遭遇欠薪等社会问题,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人民“劳有所得”。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今年至2010年养老金实现历史性上调,连续3年上涨,年均增长幅度接近12%。预计到2010年,全国4200万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

  “政府要加强对职工工资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调控。”江苏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认为,在初次分配中低收入者能保证自己的权利,而不是仅仅等着政府救济,这种公平分配的理念才具新意。

  构建合理的国民收入格局

  增加居民可支配

  收入所占比重

  一些专家介绍,经济增长的好处分为政府、企业、个人三大块。一般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所得份额便越大。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到个人的直接体现就是工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工资改革,将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奖金、工龄工资三大块,但直到今天,工资构成中仍没有福利这项。”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有关人士介绍说,研究发达国家的薪酬支付历史会发现,其基本工资仍是最重要的激励手段,而奖金只是“打补丁”的。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初次分配中的倾斜和扭曲,决定了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中国社科院博士后蔡跃洲说。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尤其是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利润和职工工资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即利润比重过大、工资比重过小。价格扭曲、行政性垄断以及现行财税体制的一些弊端,是造成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领域扭曲的主要原因。

  如何构建合理的国民收入格局?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应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建造“橄榄型”结构

  形成合理有序的

  收入分配格局

  从今年3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将从现在1600元/月调整到2000元/月。据有关部门测算,预计工薪阶层有70%左右的人不需要负担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的调整,既贯彻落实了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也体现了照顾中低收入者的政策意图。    

  “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结构。”祝义才认为,政府的最新举措,就是对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目标的有效回应。

  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并不是要走“均贫富”的老路。那么,再分配如何更加注重公平,利用工资、税收改革等手段扩大这一群体?

  “目前我们促进职工工资增长的着力点是提高一般竞争性的行业,即非垄断行业企业普通职工的工资水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表示,今后将继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非公有制企业集中的地区,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和完善工资指导线等。

  “财政用于基本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工作正在展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

  今年起将实行内资企业在税前扣除包括福利在内的全部实际工资,这将鼓励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职工福利,提高收入水平。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认为,让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多纳税并以此调节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应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方向。

  “‘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体制和政策上的收入分配调整,让越来越多的人切实感受到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

  新华视点

  新华社记者 陈 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