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3  4  
PDF 版
今加开一趟进京动车组列车
小学生热写班级日记
受害者获 精神赔偿6000元
南航招收 300名“准空姐”
长途客车随意拉客 稽查人员熟视无睹
少年犯和他的帮教“慈母”
暗语双关 提醒您防盗
警惕熟人手机号 发来的汇款短信
老夫妇旅途落难 热心人联手相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少年犯和他的帮教“慈母”
本报记者 陈亚洲 通讯员 穆文涛
中原网  日期: 2008-02-28  来源: 郑州日报  
  一个15岁的孩子,因为一桩刑事案被判了17年有期徒刑,与他非亲非故的河南教育学院工会主席郭富华,用一片慈母真情感化他,悉心帮教他9年,终于使他提前8年解教出狱。

  “郭妈妈,俺正在学开车,马上就要拿到驾驶证了。”昨日上午,河南教育学院工会主席郭富华接到了她曾经帮教过9年的刑满释放人员小东(化名)的报喜电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深情一跪喊“妈妈”

  1月29日清晨,河南省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大门口,50岁的河南教育学院工会主席郭富华已早早在此等候。

  “郭妈妈……”当监狱的大门微微开启,小东从监狱里出来,呼喊着扑到了郭老师的怀里,后双膝跪下“呜呜”大哭,这种母子般的真情流露,使在场的人都流下了热泪。

  郭富华扶起小东,一把把他搂在怀里,流着热泪说:“孩子,我等这一天已经9年啦,小东,咱不哭好吗?从今以后要重做新人。”

  一个是少年犯,一个是大学教师,两个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为什么小东从监狱一出来就哭着喊“妈妈”呢?

  九载传书情意长

  1999年春天,郭富华带领中文系师生来到河南省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和这些问题少年“一对一”交流、沟通,从此结识了小东。这个刚满15岁的孩子,因为一桩刑事案被判刑17年。

  “15岁的孩子,17年的刑期。”郭富华望着孩子稚气未脱的脸庞痛心极了,决心用爱心来温暖这个孩子,帮他走上自立自强的人生路。

  这一帮就是9年。由于小东刚入所时不跟任何人讲话,郭富华翻阅了20多万字的心理学书籍,开始尝试着给小东写“书信”。一封、两封、三封……总是收不到孩子的回信。她又前去找管教所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她,小东把这些信都一封封反复看。郭富华看到了希望。当天是腊八,她特意给小东带去一饭盒饺子。小东终于被她的真情打动,写了第一封回信。

  郭富华这一写就是9年,给小东写信80多封,送书籍200多本。在帮教他的9年中,郭老师每年冬至都要精心包好饺子,给小东送去。

  不似亲娘胜亲娘

  9年间,郭富华除写信外,还经常到狱中探望,和小东聊天,为他买衣服、洗衣服,给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了小东原本冷漠的心灵。在管教所,他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不仅学会了计算机操作,还学习了印刷技术和纺织知识,并多次立功受到表扬。

  小东的优秀表现,最终得以减刑,提前8年迈出了管教所的大门。

  在离开管教所的前一天晚上,小东给郭富华打了个电话,在电话中,他第一次喊郭富华“妈妈”。那一夜,郭富华失眠了。

  在管教所大门外,郭富华拉着小东的手,叮嘱他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小东则对郭富华说:“郭妈妈,您放心,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无论在哪里,我都会和您联系、记着您,想着您。今后,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您9年来对我的关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