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春兰 张冯焱)“俺这‘和事佬’持证上岗,吃上了‘皇粮’,今后工作更有底气了!”昨日,二七区马寨镇杨寨村53岁的民调主任张金风坐在明亮的调解室里笑盈盈地接待来访群众。目前,二七区共选聘了411名像张金风这样的人民调解员,他们正活跃在街道乡村,调解纠纷、化解矛盾。这种由政府出资规范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举措,在全省尚属首例。
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员由社区干部或村干部兼任,没有报酬,人员不固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解效果。去年,市政府要求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纳入政府预算,按每人每月300元、调解一起纠纷50元的标准为人民调解员提供生活补贴,并在全市公开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
新年伊始,二七区率先拿出96万元作为调解工作经费,在每个村(社区)公开选聘3名人民调解员。
2月2日,张金风报名参加选聘考试。尽管已经做了6年的兼职调解工作,但她仍然不敢放松,考试前认真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经过面试、笔试、审查,她成功当选。通过选聘,张金风感慨颇深:“调解不光要以情感人,更要以法服人,现在开展调解,要做详细的记录和调解协议书,当事人凭协议书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所有法律文书将存入卷宗,依法行事。”
26岁的牛春林是这次当选的最年轻的人民调解员,他表示,愿把青年人的激情和活力融入新时代的人民调解事业中。
据郑州市司法局负责人介绍,人民调解员被选聘后,由市司法局统一发放资格证,持证上岗,每年还要接受考核,不胜任者将离岗。
“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副市长黄保卫在杨寨村调研时对人民调解工作如是评价。他说,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预防犯罪方面起着积极独特的作用,各县(市)、区政府该项经费必须尽快到位,在全市建立起一支优秀的人民调解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