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建筑特别的爱
高新海的家很好找,阳台拆开搭了一个棚子,门口有一个水泥坡道。因为多年残疾,一马路办事处陇海社区工作人员,专门协调铁路部门给他搭了棚子,存放轮椅,并修了一个6米长的斜坡专用道,让他坐上轮椅能够直接到自己的床边。
记者来到高新海家时,邻居贾留成已经给他洗过脸,倒过便盆,正坐在床前跟他聊天。
“我这个家很不幸,可以说是厄运频频,”高新海对记者说。“父母今年85岁,母亲患有结肠癌,父亲是老年痴呆,三个人谁也照顾不上谁。家庭成员中大哥是肺癌,二哥已经去世,只有一个妹妹生活状况一般,她要照顾自己的家人孩子,还要给我们做饭,两个家里来回跑,根本忙不过来。多亏有了这些好邻居,离开他们,我都不知道能否活下去。”高新海微笑着说出这些话。
流转的岁月不变的情
1970年,高新海和同院长大的伙伴到沟赵乡插队当知青,闲暇时几个人喜欢踢足球。高新海是守门员,1976年的一天,他的身体突然不听使唤,倒在足球场上,球友赶快把他送到医院,诊断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强壮健康的小伙子从此病瘫。他的下肢没有神经,无法排出大便,邻居王治平钻到被窝里,一把一把地给他掏出来。几位邻居还排好班,白天晚上不离病床陪护他。高新海到北京转诊,邻居用担架把他抬上火车,贾留成还到北京护理他两个多月。
从健康的守门员到卧床不起的长期病号,高心海心理产生了巨大落差。为了消除他的孤独感,历届世界杯足球赛,邻居都是在他家看的。高新海家没有电视机的时候,邻居把大电视搬到他家,摆上啤酒和小菜,大家呼着喊着看个痛快,后来高新海家买了电视机,大家还是聚在他家看世界杯。
卧床30多年,每天都要面对吃、住、行、医,高新海有数不清的难题,但在邻居的帮助下,都能够一一解决。出门没有车子,邻居凑钱帮他买了一副手摇轮椅,后来又凑钱买了一辆残疾人电动车。几位邻居还推着他,到火车头体育场、省体育馆看比赛。
病残的身体温暖的心
几位邻居下了班,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到他这看看,有事顺便帮帮忙,没事聊上两句,然后再回自己的家。相处几十年的老邻居是这样,年轻人也是这样。去年12月30日深夜,高新海患了肠梗阻,院里20多岁的年轻人知道了,推上三轮车,立即把他送到市三院,并在病人家属一栏签了字。
“我渴了,想喝水。”正采访时,住在另一间的高新海母亲发出“指令”,贾留成赶紧跑过去,给老人倒了一杯水。
“我家缺钱,缺人,但就是不缺关爱,不缺温暖”。高新海说,哪怕是上医院这件事也由邻居帮他记着,什么时间吃药,什么时间拿CT片,到时候都要邻居上门提醒。“老贾、小毛(王治平)、刘万顺、孙豫生、张海龙、孙雷、洋洋……他们都是我的好邻居,数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照顾我的生活。人生坎坷,有他们一起走是我一生的幸福。一路走来,他们就是我身边的‘活雷锋’。”
高新海从24岁患急病瘫痪卧床,胸部以下没有知觉,已经整整32个年头了。他也从一个年轻小伙变成一位年近60的老人。人生际遇各不相同,邻居有的升了职,有的下了岗,有的退了休,但不管怎样,他们对病瘫的高新海不离不弃,爱心始终伴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