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免费时代,民营博物馆渴望扶助
今天人们该怎样学雷锋
自行车实名制 期待真正落实
“天价”拖车费一“拖”再“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免费时代,民营博物馆渴望扶助

中原网  日期: 2008-03-07  来源: 郑州日报  
  核心提示

  

  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不久前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后,许多省级博物馆纷纷宣布免费开放,而更多的县市级公立博物馆也在为免费开放加紧筹划。

  面对博物馆免费时代的来临,近几年在长三角博物馆建设热潮中出现的为数众多的民营博物馆该何去何从呢?

  

  民营博物馆还未免费

  

  与免费开放后人满为患的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相比,南京著名的民营博物馆长风堂博物馆显得格外冷清,偌大的展馆内观者寥寥。负责长风堂博物馆事务的霍女士对此却处之泰然,“我们平时的客流量也就每天四五个人,办画展的时候人才会多一点。公立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对我们博物馆的运营并没有什么影响。”

  据了解,长风堂博物馆目前的门票价格为50元/人。当记者问及是否想过取消门票时,霍女士表示暂时还没有考虑。“但我们会经常参与一些免费开放的活动。”

  记者采访长三角地区多家民营博物馆后发现,免费开放的并不多。“毕竟门票收入还是民营博物馆运行资金来源的一部分。”南通市文化局文物处负责人杜嘉乐说,维持一个博物馆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资金,而与公立博物馆不同,在缺少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民营博物馆往往希望通过企业、产业的运作,或和旅游相结合,来维持自身的运行。像上海包畹蓉的京剧戏服博物馆就开设在奉贤海湾旅游景区内。

  

  能否实现“以馆养馆”

  

  位于浙江绍兴的越国文化博物馆去年10月开馆,是国内外集聚越文化系列规模最大、藏品最精的民营博物馆,门票定价50元/人。开馆之初,其创办者孙海芳先生提出了“以馆养馆”的理念。他算过一笔账:博物馆一年运营预算为360万元,平均下来,一天1万元左右。而鲁迅故里每年的游客大约是100万人,只要有1/10的游客来参观,博物馆靠门票就能自给自足了。然而,随着公立博物馆免费时代的来临,“以馆养馆”之路还能延续吗?

  “公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确实会对我们的客源形成一定压力。”越国文化博物馆广告部客户经理周红萍说,目前由于博物馆开馆时间不长,仅靠门票收入还不能维持正常运行。“我们现在正积极同一些旅行社进行合作,以谋求更多的客源。同时,越国文化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项目,除了展馆外,还有会所、商铺等,通过这些商业设施的经营也能获得可观的资金收入。”

  “和公立综合性博物馆不同,民营博物馆大多是专题类的,其藏品和关注的领域是对公立博物馆的一种补充,它们有着特定的参观群体。”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沈坤荣说,像浙江德清莫干山的中草药博物馆,以中草药的研究为主题;越国文化博物馆则以其多而精的越窑青瓷著称。“相信民营博物馆的特色会为我们带来众多的参观者。”周红萍说。

  

  渴望得到各方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目前具备资质的博物馆有140多家,其中民营博物馆占到6%;浙江190多家博物馆中,民营博物馆有55家;而上海目前具备展馆条件的民营博物馆有40多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管是免费开放还是“以馆养馆”,民营博物馆还是希望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我们有心加入免费开放的行列,要是能够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就好了。”长风堂博物馆的霍女士说。

  “我们也想在民营博物馆的资金支持上有一个突破。”沈坤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浙江省内已有部分民营博物馆免费开放了,能否对这部分民营博物馆进行一定的奖励或补助,现在浙江省文物局正在和省财政进行协商,具体方案还未确定。

  在江苏南通,同样是民营博物馆的南通市风筝博物馆,在春节期间实行了免费开放。“对于这种行为,我们要予以鼓励。”南通市文化局文物处负责人杜嘉乐表示,“博物馆免费是大势所趋,公立博物馆免费开放是第一步,我们已向省里建议对民营博物馆也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通过文博协会等,呼吁民营博物馆逐步实现免费开放。”

  据《经济参考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