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全国两会专题
3  4  
PDF 版
有决心有条件有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农民工养老险“全国漫游”
精彩发言
为国歌撑起法律“保护伞”
大客机公司即将落户上海
身边有趣事 巨变30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身边有趣事 巨变30年
——全国人大代表笑说“想不到”
中原网  日期: 2008-03-07  来源: 郑州日报  
  说起改革开放30周年,正在参加全国人代会的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不禁忆苦思甜。餐桌边、电梯里、会场外……他们不时用亲身经历的小事、趣事感慨30年巨变带来的各种“想不到”。

  从“冷饮部”到“中外合资”

  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代表,是做出“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的人。

  “当年刚‘下海”时,想把开的店起个名叫‘冷饮部’,心里都不太踏实。因为那时候粮食还是统购统销,不让老百姓自由买卖。现在,我介绍公司时,经常强调是中外合资的。”

  “有时消夜吃速冻汤圆,朋友跟我开玩笑:老陈,没你我们还吃不上呢!我说,没我行,没改革开放可就真吃不到了。”陈泽民笑着说。

  从6个到60个

  34岁的杨秀英代表,来自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也是这个仅有14万人口的山区小县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

  “1982年,我上村小学一年级,全班只有6个学生。到了第二年,只剩下3个了。那时候,山里娃根本读不起书。如今,小学校舍变成了村里最漂亮的房子,学杂费、书本费全免,就连吃、住都不用花钱。我当年读书的那个班,现在一年就能收60个学生。”杨秀英说。

  “从6个到60个,跟现在的孩子比,我的‘老同学’真少得可怜!”杨秀英说。

  从见一篇背一篇到看不完

  学者气十足的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易敏利代表,从小就特别爱看书,改革开放终于让他“看不过来了”。

  “1978年,我考上大学后,上英语课都没有教材。最后费老大的劲儿,老师才托朋友从英国寄回一本《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书就这一本,老师给油印了,一个星期就发一篇,见一篇背一篇。”

  “现在,书太多了,我这么爱看书的人,也看不过来了。”易敏利说。

  从分期付款到想买两台

  淳朴的杨梅代表是某电视机生产企业一线车间的技术能手,包括她父母在内,全家人都是这个厂的职工。

  “1985年,仗着自己是厂里职工,爸爸从厂里赊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分期付款慢慢还,一个月要还十几、几十元吧。”

  “现在哪还用赊啊!前两年家里买了台39英寸的彩电,今年又想添个等离子的大平板电视。”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