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幸福过犹不及
绿城
也谈三十而立
16
《人生至理的追寻——国学宗师读书心得》
河大校园中的老建筑(上)
冬的别称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幸福过犹不及
齐 人
中原网  日期: 2008-03-09  来源: 郑州日报  
  能够拥有幸福生活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幸福是否越多越好呢?一项最新公布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获得太多的幸福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幸福也是过犹不及。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对193名志愿者的行为做出了分析,结果发现那些感觉最幸福的被调查者不一定生活得非常成功。研究小组指出:“我们虽然认为应当拥有超级幸福的生活,但是有时候也需要一些负面的情绪。”(《环球时报》3月1日)

  人人追求生活幸福,但幸福也会过犹不及,幸福得无以复加,其实并不是好事。因为生活中如果甜得流蜜,会使人感到发腻,方方面面都太圆满了,没有一点缺憾,反倒让人觉得生活乏味,没有一点刺激。功成名就,高官厚禄,腰缠万贯,豪宅大院,健康长寿,安逸闲适,夫妻恩爱,儿女成材等,都是人人追求的好事,是幸福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既不可能样样俱备,事事圆满,也无须全面追求,十全十美,总得有所取舍,总要留有一点遗憾。“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类,只是书生大话罢了。

  前不久,我去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参观,建筑巧妙,规模宏伟,自不待言,然而,我更有兴趣的是大堂正中悬挂着的那幅《留余》匾,文曰:“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富以还子孙。”细细品之,觉得意味深长,颇含哲理,根子里也是说的幸福过犹不及之意。

  过犹不及的幸福会使人感到麻木。幸福包括很多内容,有物质的,有精神的,真正的幸福是人们在追求幸福时的感觉,那种历经艰辛后获得成功的幸福,那种春种秋收播种耕耘后收获的幸福,如果没有了这些过程,无须奋斗就可以坐享其成,不要流血流汗就想要什么有什么,久而久之,人就会堕落成精神麻木、身体麻木、只会享受的懒汉,无所作为的酒囊饭袋。

  过犹不及的幸福会使人退化。劳动使人进化,奋斗使人进步,对现实不满使人改革创新,如果幸福到无须劳动、奋斗就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其实是人的悲剧。八旗子弟就是典型,当初入关的八旗兵何其勇猛,所向披靡。可他们的子弟,因为享受到了太多的幸福,无须种田、做工、经商,什么都不干,就有朝廷给的一份吃不完的丰厚收入,当时叫“铁杆庄稼”,正是这种超级幸福生活使八旗子弟急剧退化,最后成了一帮只会玩鸟逗狗的超级废物。

  过犹不及的幸福也会使事业失败。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为历史一再证实的普遍真理。太安逸的生活,太无忧无虑的境遇,太舒适的条件,容易使人缺乏进取精神,无心奋斗创业,精神萎靡,斗志衰退,无论是一团体还是一家族乃至个人的事业,都很难永葆青春,持续发展。中国历来有“富不过三代”之说,就是最好的证明,即便是当代企业,能在三代人手里保持繁荣者也寥寥无几,原因也正是那些在蜜糖罐里长大的纨绔子弟很难接好父辈们的班。

  当然,话也不能说绝了,我们工作奋斗,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幸福,享受更高质量的幸福,就全人类而言,幸福还是多多益善。所谓幸福过犹不及说,就是要求我们个人要懂得惜福,“生在福中要知福”,自己幸福也尽力帮助别人幸福,不去追求那些奢侈性的幸福,不要沉溺于幸福中而忘了奋斗进取。还有很重要一点,“福不可享尽,留几分给子孙。”从小处说,自家财产不要穷奢极欲,花光用光;从大处说,这一代人要给下一代人留有幸福的余地,切不要鱼捞完,树砍光,矿采尽,“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那就惨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